在旧时代,女人封诰命夫人,或对家族有特殊贡献的,特别未出阁,对娘家已有大贡献了,

默玄吟雷爱文学 2024-08-22 16:33:17

在旧时代,女人封诰命夫人,或对家族有特殊贡献的,特别未出阁,对娘家已有大贡献了,一般也会在族谱开叶标注,这人闺中即很有懿德之类,对家乡做过什么贡献也会记上。 但是,等这女孩嫁人了,她夫家也会在族谱记上。对于族谱记录,主要是在她夫家那头。 但是,历史重要人物回望,记录多从她娘家那头寻根。 举个例子,唐朝杨贵妃,《红楼梦》里的贾元春,虽然嫁出去了,属于皇帝家的人了。而且父母对她们都要行皇妃之礼,但是,官礼过了,还有家礼,他们族谱也会记载,某某人之女谁谁谁,嫁给了皇帝,封了贵妃,某年省亲,皇上赐了什么荣耀等。都会记上。 所以杨贵妃都知道弘农杨氏之女。甚至她大姐嫁到五姓七望之首的崔家,另一个姐妹嫁到河东裴氏,都是世家大族,反而没人太在意。因为杨家因她太显赫了。杨氏族谱里也会标注。 老百姓误认为女人不入族谱,是因为寻常百姓女儿,对家族做贡献的不多,一般就不记。男人没贡献,也只是记个名字。 但是,如先人竖墓碑,人家出阁的闺女拿份子钱了,还能给她不记名,必须在子孙栏里给人记上。 全红婵,年纪小,又没出阁,但也是为国争光,为家族带来巨大荣耀,全氏的门头族长完全应该给她在族谱上单开一页,记录下她的荣耀事迹,不可能等她出阁,让她婆家人去再回去记这些。 所以,全氏族长给她族谱开页,于礼法没毛病,完全应该的。 古代世家大族其实很重视这种现象。 我再举两个例子,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茂漪夫人,按理说她丈夫姓李,该叫她李夫人。但她是卫门书法传人,人家卫氏大族不会认为她是李家人,历史说事,都是照着卫家说话。所以都叫她卫夫人。按照当时说法,是她丈夫高攀她卫家。 再一个王羲之的妻子郗璿,郗家有个子弟叫郗超,很出色。但后来郗超死了,王家子弟就瞧不上郗家子弟,有次郗家有子弟去王家,被王家子弟怠慢了,气得郗璿还是郗家那个女人大骂,道:“我家阿超在,鼠辈胆敢!” 就是说人家嫁到了王家,甚至给王家养了孩子,但王家与郗家有了不愉快,她就感觉侮辱了娘家人,自己是郗氏家人,说话也毫不客气,直接表露对王家不满。 人家郗氏家族,也不会认为她嫁到王家就是王家人。 再一个司马师毒死发妻夏侯徽,就是因为夏侯徽发现司马师非魏之纯臣,夏侯家族不会认为夏侯徽是司马家的人。 许多事,人家夏侯家会记下来。 夏侯徽被追封皇后,还是羊皇后劝司马炎做的。 世家大族女子,大都很刚烈。娘家人也不会有些事,不在祖谱记录。 全红婵这件事,其实很正常。

0 阅读:23
默玄吟雷爱文学

默玄吟雷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