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家族对儒家教条的破坏,更是社会失序的开端。 旷野惊风长草低,孤城阴云四合围。 白日尚比暮色暗,纷纷长街乱行人。 只影独向天涯远,海雨山倾荒流深。 斗笠蓑衣尚健行,宁观大地一洗尘。 司马懿这个人,最厉害的不是军事,而是权谋之道,帝王心术。 讲军事他根本就比不上诸葛亮,这个事我感觉李世民评价比较中肯,就是说司马懿征辽东,讨孟达,都兵小,但迅速解决战斗,说明军事能力比公孙渊,孟达高一层次,但对诸葛亮时,人马俱比蜀军多,开始也想与诸葛亮对攻一下,吃了几次亏后,不敢了,只想防守了,说明他比诸葛亮又差了层次。 但他与诸葛亮二人正好一正一邪,诸葛亮是忠心耿耿,司马懿是恰恰相反。 诸葛亮一生用兵,正道,不弄险,政治思想也相当端正,对孟获,七擒七纵,仁至义尽。而司马懿,很是险刻,征辽东时筑京观。 最要命的是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高平陵政变时指洛水发誓,事后却公然失信。这赤裸裸的践踏儒家教条。再加上后来司马昭公然杀害高贵乡公。让社会秩序一下子失去规矩规则了。 这一个家族一时的成就,却导致了后世数百年的混乱。 晋朝的大臣没一个真正尊重皇帝的,一掌兵就想篡位。而八王之乱,延伸到地方上的混乱,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 甚至在晋亡后数百年,社会虽有王朝,实际却无秩序,都没有公德心,没有仁义礼智信,只有不择手段,不守规矩的利益争夺,大臣篡位杀皇帝成了普遍现象。 实际真正儒家信条的确立,是在宋朝。 隋唐为什么没确立?隋文帝以上柱国代北周。 唐高祖亦为隋臣,唐太宗又杀兄上位。唐朝治国实际并不是全以儒家思想,道家,法家,什么的都用,也并不独尊儒家,道家,佛家也尊。 但宋太祖赵匡胤虽也是陈桥兵变上位,但是赵匡胤仁义,他善待柴荣孤儿寡母,给后世留下丹书铁券,只要柴氏子孙不犯谋逆大罪,赵氏皇帝永不准杀柴氏后人。也对得起当初人臣之义。对手下也是杯酒释兵权,并没有通过一些非常手段加害。所以宋朝后来儒家一些忠信仁义信条又渐拾起来了,出了许多大儒。 这里我不是说儒家有多好,要复古儒家,只是说儒家有些思想对社会长久稳定其实是大有作用的。 而司马懿的恶劣影响,历代封建王朝皇帝都深为忌讳,那个大臣要是被人比着司马懿,后果的可怕简直没法提了,李靖七十多岁,病重几乎起不了床了,李世民对他说司马懿也是七十多了,尚为魏室建功,吓得李靖从病床跳起来,跟着李世民征高句丽,过了半年,李世民见他真不是装病,才让李靖返乡了。 李靖遇李世民,尚且如此,其他人,如李善长遇朱元璋,那个后果人人知道。 所以封建王朝大臣们提起司马懿,无不指责,都说诸葛亮好,让孩子们学诸葛亮,其实是让皇帝放心,先表个态度。若那个大臣对政敌有意见,只需放风说这人很像司马懿,只要传到皇帝耳朵中,这个政敌前途大概率要完蛋了,甚至很可能就因此得祸。 但历史有个朝代例外,就是晋朝,那些统兵大臣,有不臣之心的,都喜欢自比司马懿,如王敦,桓温,等人,这也是司马懿后世的报应。
司马懿家族对儒家教条的破坏,更是社会失序的开端。 旷野惊风长草低,孤城阴云四合围
默玄吟雷爱文学
2024-08-19 20:33:1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