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深夜,慈禧把妹妹、醇亲王奕還的大福晋接进了宫里。两个人密议了半天,决定

语陌泣离过去 2024-06-23 22:44:30

1874年深夜,慈禧把妹妹、醇亲王奕還的大福晋接进了宫里。两个人密议了半天,决定把醇亲王的二儿子载湉立为皇帝,载湉即是后来的光绪皇帝 ……… 太医心中明白,同治的意思是,京城中的一个六品官都能去外城逛那些“藏春楼”什么的高级妓院,这里当然是很讲究的了,也很干净。而皇帝呢,反因身份所限,不能去这些地方,怕被人认出来影响清誉,只好暗暗地在内城钻那些私门子,这还有不得病的。 “皇上,快喝药吧。” “慢着。”同治警惕地问,“你说,我得的是什么病?” “自然是天花了。” “好,那我问你。” 同治盯着太医的眼睛问,“既然是天花,为什么好了还要犯?” “那是因为皇上日夜操劳国事,所以圣体违和。只要吃了我的药,病就会好的。” “骗子,骗子。” 同治大叫大嚷起来,“都是骗子。” 太医惊惶失措,不知该如何应付。 “你走吧。” 同治命令太医道,“你的医术很精明,是我自己不好。” 太医一走,同治命令小太监把那两个像靶子立起来。 这两个像靶子都是用草绑的,一个身穿洋服,自然是洋鬼子;一个身穿清朝官员袍服。 同治弯弓箭射这两个草靶子,一边射还一边嘴里骂:“射死洋鬼子,射死假洋鬼子。” 闹了一会儿,同治病痛难耐,只好躺下。 皇帝犯病,慈禧最为犯愁,她把太医叫去,认真地问道: “皇帝的病都快好了,怎么又犯了呢?” 太医伏在地上答道: “奴才只能治病,至于皇上的起居,奴才并不敢过问。” 答非所问。然而慈禧明白,太医的话说到了病根上。 “那么,还有多长时间呢?” “只要平平安安地过了年,病体就可康复。” 慈禧明白了,皇帝过不去这个年了。 十九年苦心养育,今天落了个中年人送少年人的下场。慈禧强忍悲痛,带着李莲英来与儿子诀别。 同治见额娘来了,欲挣扎起来。慈禧忙让他躺下。 “儿啊,你不听娘话,致有今日。” 同治看看周围,不说话。慈禧明白了,让屋里的人都出去, 叫李莲英在外看着,不许任何人接近寝殿。 “儿啊,现在屋里就咱娘俩,你有话就说吧。” 同治困难地说:“额娘,你要小心点儿,皇母皇太后手中有一道阿玛的遗诏。那遗诏上说,额娘如果不听皇母皇太后的话,可以取出遗诏把额娘赐死。” 似一道炸雷在头上响起,震得慈禧头晕目眩。过了一会儿,她强迫自己镇静下来,问同治: “你怎么知道的?” “阿玛临终时,我看房子里那么多人,真好玩儿,我就偷偷藏到床底下藏马马虎。待会儿,人都走了,阿玛给皇母皇太后讲了一番话,叫我给听见了。” 慈禧听了,百感交集。 怪不得当时先帝要见儿子,却到处都找不到。 儿子还是儿子。 她现在明白了,儿子为什么亲近慈安,在婚姻大事上听慈安的话,原来他是为额娘忍辱负重啊。为了尽量减少额娘、也就是圣母皇太后和慈安、也就是皇母皇太后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推迟两位太后之间决战时刻的到来,儿子是在尽量委屈自己。 想到这里,慈禧的眼泪流了下来。 皇上的病体越来越沉重,得赶快给他找个继承人。 这天深夜,慈禧把妹妹、醇亲王奕還的大福晋接进了宫里。两个人密议了半天,决定把醇亲王的二儿子载湉立为皇帝。 载湉当时只有四岁,算是慈禧的亲侄儿。 载湉承继大统,慈禧继续可以垂帘听政。宫廷大事,兰儿姐妹俩就这么定了。 临了,慈禧叮嘱妹妹先不要给他的丈夫醇亲王奕環透风。 商定了此事,慈禧来见慈安太后。立新皇是何等大事,两宫皇太后自然要取得认识上的一致。 慈安太后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太管政务上的事,一般的问题都由慈禧去管,遇有大事时,才来管一管,这倒不是因为她不爱管事。 主要是身体不好,经常病,没有精力去管。和慈禧不一样,慈安出身于富贵人家,从小娇生惯养,先帝在时,她什么事都不操心,先帝驾崩,天旋地转,心理承受能力又差,身体从此多病。

0 阅读:61
语陌泣离过去

语陌泣离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