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是一个极漂亮的太监。安得海在时,李莲英已蒙慈禧宠幸,只是势力不及安得海。这次一听到安得海的死讯,李莲英的心中非常快活,只因巴结慈禧要紧,便去禀报。慈禧太后听后大惊道:“有这件事吗!为什么东太后不曾跟我提起?一定是外面的谣传。” 李莲英说:“听说密谕都已降了几道,应该不是谣言吧。” 慈禧后说:“你先去探明实况,然后速来禀报!” 李莲英领命而去。 李莲英出宫后径直前往恭亲王府第探察。 恭亲王不好有所隐瞒,只好以实相告。 李莲英说:“慈禧太后的性子,王爷也应该晓得,现在水落石出,恐怕慈禧太后非常不乐意呢。” 恭王说:“遵照祖制,应该这样办理。” 李莲英微笑着说:“讲到“祖制”两字,两宫垂帘听政也是祖制所没有的,为什么你老人家却也赞成?” 恭亲王被他驳倒,一时无言可答。 李莲英便要告辞,恭亲王不免着急,顺手扯着李莲英到内厅,求他想办法。 李莲英这才献策说:“大公主在宫内很得太后的欢心,可以让大公主从中转旋。如果太后还是没有息怒,奴才也可替王爷说好话。” 恭亲王高兴地说:“这还全靠······” 李莲英不等他说完,随即接口说:“奴才将来要靠王爷关照的时候多着呢!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随后又请恭亲王交出密谕的底稿,恭亲王随即找出一张纸,正是东太后的一道谕旨,临别时还嘱托李莲英替他开脱。 李莲英忙说:“王爷放心,全包在奴才身上。” 当下辞别恭王,匆匆回宫,将密谕呈给太后。 慈禧一边看一边哭,最后把底稿撕得粉碎,大怒道:“东太后瞒我瞒得真好,我向来以为她办事平和,不料她也如此狠心,我与她决不甘休!” 说着,便令李莲英跟着她前往东宫。 李莲英说:“这事也不是东太后一人决定的。” 慈禧后说:“此外还有谁,除非是弈诉?可恨,可恨!” 莲英忙说:“太后的健康关系社稷安危,不应为了安总管,气坏玉体。” 随即给慈禧捶背。 大约过了半小时,见慈禧不再那么气喘,李莲英随即说:“安总管也太招摇,听说他一出都门,口口声声说是奉太后密旨,令各督抚州县上交钱款,所以闹出这桩案子。” 慈禧听后说:“有这事吗?那他该死!但东太后不应该瞒着我。” 正说话时,忽然宫监来报,荣寿公主求见。荣寿公主正是恭亲王的女儿,宫中称她为大公主,文宗在时很宠爱她。 文宗驾崩后,慈禧后因自己没有女儿,就认她为干女儿,让她入住宫中,封她为荣寿公主。 李莲英与恭亲王密谈时,提起的大公主,就是她。 回宫后,李莲英立即密递消息,叫她前来替恭亲王求情。 慈禧正想找人发泄怒气,便说:“叫她进来!” 荣寿公主进来向慈禧请过安,慈禧便说道:“你父亲做的好事!” 公主假装不明白,李莲英从旁插嘴说:“就是安总管的事情,大公主应也晓得。” 公主忙向慈禧跪下,叩头说:“臣女在宫侍奉太后,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今天刚从宫人口中得知,臣女立即回去拜见臣父。臣父说是安总管在外面太过招摇,山东巡抚丁宝桢飞递密奏,刚巧圣母在看戏,父亲生怕惹圣母不高兴,不敢贸然禀告圣母,所以仅禀报慈安太后,然后遵照祖制办理。” 慈禧说:“你总是维护你父亲。” 公主又磕头求太后息怒,慈禧说:“这次饶了你父亲,你回去告诉他,下次他再瞒我,那就别怪我无情。” 公主谢恩告退。 慈禧还想前往东宫,李莲英说:“太后胸怀宽广,您都不怪恭王爷了,难道还要跟东太后争论吗?如果您真的气不过,不如从长计议。” 慈禧见李莲英伶俐,说话十分中意,便生出李代桃僵的念头,把他提升为总管。李莲英感激太后的厚恩,鞠躬尽瘁更是不用细说。
李莲英是一个极漂亮的太监。安得海在时,李莲英已蒙慈禧宠幸,只是势力不及安得海。这
语陌泣离过去
2024-06-19 18:43:48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