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看房上瘾却打死不买,兰州购房者到底咋了?

“你猜我现在有多难?一点不夸张,真是狗见了都摇头的程度!”这是前几天,一个房产经纪人向我大吐苦水时所说的牢骚之言。眼看2

“你猜我现在有多难?一点不夸张,真是狗见了都摇头的程度!”

这是前几天,一个房产经纪人向我大吐苦水时所说的牢骚之言。眼看2025年还剩2个月左右就结束了,自己今年成交的客户和赚到的佣金,简直少得可怜。

不得不说,想要开单,确实太难了。眼下,兰州购房者根本不屑于听经纪人去讲那些泛泛而谈的产品分析,因为他们所能获得信息的渠道实在太多了,早在看房前,产品信息就已经被无数短视频植入大脑了。

于是,很多经纪人也就不再去研究有价值的内容,而是天天琢磨怎么搞流量,多拿到点客户的电话,从而把自己成交的概率扩到最大。

为了吸引客户,一部分经纪人甚至在营销中心的水景处把自己弄的浑身湿透,连滚带爬的拍视频,男经纪人也开始穿女装,像小丑一样搔首弄姿的博眼球。

奈何心酸的是,即便做到这个程度,兰州客户的成交周期也越来越长,从曾经的几天、一个月,到现在的3个月、6个月甚至1年。

或许大家预料到了今年的房地产市场会很艰难,却没想到这么难。

即便是行业中的精兵强将,也不乏有不堪压力,兼职去跑网约车、送外卖维持生活的经纪人,这简直就是陷入了职场的“地狱模式”。

最让他们感到无奈的是,很多兰州购房者看同一个项目的次数还都还不止一次。可能白天要一次去看采光、晚上要去一次看入住率、晴天的时候要去看看墙面工程、雨天要去检查下有没有质量缺陷,然后还得找一天空闲时间,去询问下周边居住者的入住感受。

他们深入了解一大圈,甚至显得比经纪人还要专业,终于到了准备买单的时候,就又犹豫了。可能是突然发现,自己准备入手的项目旁边接下来还有新项目入市,最后决定再等等……

正因如此,很多兰州经纪人都被客户“遛”得叫苦不迭。明明咨询的人很多,感觉购房意向也足够,可就算把全部房子看完,看上十几二十次,最后依旧不成交。

真的难捱,可兰州购房者看房上瘾却死活不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就是,眼下楼市的供需关系已然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个现状大家有目共睹。

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25年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约为为7.6万平方米,较2020年末净增2.6亿平方米,累计增加52%。也就是说,新房的供应还在增大,可市场的消化能力却在减弱。

且截止8月,兰州的有效显性库存为156.1万㎡,去化周期9.8个月,有效隐性库存620.4万㎡,去化周期为38.8个月。从存量结构来看,显存中58%位于主城区,隐存中62%位于郊区和郊县,库存依旧承压,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消化。

一方面,兰州年轻的刚需几乎都不考虑买房了,过去那种认为“有房才有家”的传统观念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奏效了,他们不再愿为买房牺牲消费、旅行、创业等生活体验,更不愿意背负压力在每个月的房贷上。

按照他们的逻辑,这么拼命,就为了一套房有什么必要呢?看看现在那些因为房产亏的最惨的人,不就是那些最不躺平,最努力的80后和90后么。

尤其前几年在兰州买房的,现在少亏的是几万,大亏就是几十万,还有一部分投资豪宅的,那亏的甚至近百万,亏还不算什么,还有一边亏钱一边咬牙还房贷的呢。

即便是有购房意愿的年轻人,也主打一个只看不买。实景看房、VR看房、3D看房,他们能列出来很多项目的各种优缺点、成交价格等信息。

上到自己喜欢的环境和户型,下到自己能承受的贷款压力,都在他们研究范围之内。可面对就业、生存等一些列不确定性的问题,只要不到必须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选择入手。

另一方面,兰州的改善群体也根本不着急买房,毕竟市面上的产品太多了。尤其是新政之后,兰州的四代新品也不断涌现,他们根本不着急,甚至很确定的相信,迟早都能找到一个各方面都符合自己,且性价比最高的房子。

当然,还有一部分改善群体会也会因为经济的不确定性高,而拖延自己的置换计划,即便对现在的居住条件不满意,他们也更加注重财务安全和未来经济负担。

毕竟,倘若置换要出手自己现有的房子,那就还要考虑现有的房子所能出售的价格,自己能否接受等一系列因素。

前阵身边的一个有改善意向的朋友还说:前央行副行长都在面对面栏目里面都说大实话了,房价很难再涨起来了!我有什么急的呢?即便不买,我也不担心自己将来买会更贵,反而现在买会亏的概率,还更大一点。

说白了,这就是信心断层。当大家普遍认为房价还会继续跌,就会自然推迟买房,等更低点,价格越跌买家越不敢买,买家越少价格越难稳住,形成典型的恶性循环,毕竟,没有人愿意当接盘侠。

当房子严重供过于求,需求跟不上时,房产经纪人自然也就没了市场,这就好比在沙漠里卖游泳圈,再怎么吆喝也没人买一个道理。

其次,就是政策的绞杀,兰州的保障房和二手房,很大程度上也冲击了兰州的新房市场。

今年两会后,政府计划砸下4.4万亿收购存量房,将其改造为保障房,这一举措对房地产行业来说,简直就是一记重锤。

毕竟,保障房的租金比市场低30%,这么大的价格优势,一下子就把经纪人们那些刚需客户给虹吸走了,即便是他们使尽浑身解数,用忽悠客户或挤压客户的方式逼单,也根本不奏效。

很大一部分预算不足却有需要买房刚需,都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保障房,很多房源不仅环境好、小区好、价格还便宜,还有一定的福利,那么,既然自己又不考虑卖出或租售,选择保障房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兰州市场上的二手房挂牌量也在逐渐增大,即便是从业10余年的房产经纪人,可能也是第一次看到房子越卖越多的情况,每成交1套二手房,可能都会有2套、3套房子被挂出来。

市场上最近还火了一批专门给二手房压价的经纪人,即便是主城区地段姣好的的二手房,价格都能让他们压到每平米三千左右,客户根本不会像过去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样,求着买房了,反而是房东求着客户来买房。

再加上“租房税”的落地,兰州很多房东手里多余的房子也不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了,反而成了卖出不去的烫手山芋。

最后,就是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眼下,上层已经提出要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就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模式,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的投入,这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这所有的因素,都共同导致了兰州购房者只看房却不买房的现状。

最近,中指研究院还发布了《2025年8月居民置业意愿调研报告》。调查对象也很具备代表性,受访者绝大多数集中在85后-95后,年龄约为27-41岁。

也就是目前购房刚需和、置换需求的主力军。讽刺的是,调查结论的第一条就是“居民置业意愿再创新低”。

即便政策上给了很大的支持,兰州也放宽限购政策,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给予相应购房补贴等,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助推楼市止跌回稳,可效果,还是微乎其微。

难道,房地产市场真的不行了吗?答案并非如此。我们拔高一个维度来看:这并不是房产行业的终点,恰恰相反,它是房地产新时代的开端,也预示着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而兰州地产行业,也不过正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出清,市场不过是逐渐回归理性,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罢了。

只不过,在房地产行业不断变革的这个铁轨之上,跟不上车轮的人,只会连扬尘的资格都没有。

评论列表

用户98xxx63
用户98xxx63
2025-11-05 19:34
只要裁员降薪还在继续,房价就还要下降。什么时候开始大范围涨薪,扩招了,那时候房价就是需要抄底进入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