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甫至,诸多人士常为胃部不适所扰。食些许凉物便觉反酸,多进两口食物便感腹胀难耐,更有甚者,空腹时亦会隐隐作痛。去做个检查吧,所幸并未查出严重病症,医生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此消息让不少人犯难,心中嘀咕:这般病症究竟该如何调理呢?其实不用慌,多数功能性消化不良不用靠药,做好自我调理就能慢慢改善,咱们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王姐今年 38 岁,是个上班族,每天赶早班地铁,经常来不及吃早饭,晚上加班又习惯点重口味外卖。半年前开始,她总觉得胃里胀胀的,有时候还往上返酸水,以为是得了胃病,吓得赶紧去医院。检查完医生说,她这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吃饭不规律闹的。后来王姐每天定好闹钟,早起 10 分钟喝碗热粥、吃个鸡蛋,晚上尽量回家做清淡的饭菜,才坚持一个多月,胃胀气的毛病就少多了。
其实调理的关键,首先就是定时定量吃饭,给胃找个 “生物钟”。咱们的胃就像个勤劳的小工人,到点就会准备好消化液等着工作。要是吃饭时间忽早忽晚,有时候饿到胃疼,有时候又吃到撑,胃就会 “无所适从”,时间长了自然会闹脾气。就像王姐那样,把三餐时间固定下来,每餐吃到七八分饱,胃慢慢就适应了规律的节奏,不舒服的情况也会减少。

除了定时定量,选对食物也很重要,尽量吃温和不刺激的东西。老赵退休后喜欢约朋友喝啤酒、吃火锅,冬天更是顿顿离不开辣。可前段时间,他吃完就觉得胃里烧得慌,还老打嗝。医生让他暂时把生冷、辛辣的食物停了,换成热粥、软面条、蒸南瓜这些软烂的食物,平时多喝温开水。没俩礼拜,老赵胃里的烧灼感就消失了。咱们的胃黏膜其实很娇嫩,冰饮、辣椒、油炸食品就像 “小刺”,会扎得胃不舒服,温和的食物才能让胃好好休息。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 ——细嚼慢咽,别让胃 “加班”。22 岁的小敏是大学生,为了赶课,吃饭总是狼吞虎咽,有时候还为了减肥故意少吃。前段时间她总觉得饭后胃里沉甸甸的,还反酸。后来她试着每口饭嚼 20 下,不刻意节食,每餐都吃够量,没过多久,胃里的不适感就减轻了。要知道,牙齿嚼得越碎,食物到了胃里,胃就不用费劲儿去磨,能少 “加班” 自然就不容易出问题。

另外,情绪和运动也会影响胃的状态。王姐之前加班压力大的时候,胃不舒服的情况会更严重,后来她每天下班绕路走 20 分钟,睡前听会儿轻音乐放松,慢慢发现,心情好了,胃也没那么 “娇气” 了。其实咱们的胃和情绪是 “好朋友”,压力大、生气的时候,胃会跟着 “紧张”,消化功能就会下降;而适度运动能帮肠胃动起来,就像给它们 “松松筋骨”,消化起来更轻松。
当然,要是胃不舒服的情况持续很久,或者疼得厉害、影响吃饭睡觉,还是得及时去看医生,别硬扛。但对多数人来说,功能性消化不良就像胃在 “闹小脾气”,只要坚持做好定时定量、选温和食物、细嚼慢咽,再配合好心情和适量运动,胃就会慢慢恢复舒服的状态。

调理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像咱们养植物一样,得慢慢照顾。不用追求复杂的方法,把这些简单的小事坚持下来,胃就能暖暖的、舒舒服服的,咱们吃饭也能更香甜,身体自然更有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