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带娃露营、长途回老家都能装!深蓝 S09 实开:六座 SUV 该有的它都有

近期身边不少朋友都在琢磨换车,情况都差不多:有的刚升职,孩子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选车首先得能稳稳装下安全座椅,还得塞下

近期身边不少朋友都在琢磨换车,情况都差不多:有的刚升职,孩子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选车首先得能稳稳装下安全座椅,还得塞下婴儿车、奶粉罐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有些在城里刚安家,父母偶尔来住,就盼着车能扛住全家周末露营的装备,也能应付节假日回老家的长途路程。

以前大家选车,可能先盯着品牌、动力这些 “硬参数”,现在不一样了,更多人会琢磨 “这车能不能装下一家子的生活”。所以中大型六座 SUV 成了不少家庭的备选,近段时间深蓝 S09 也常被人提起。

说实话,提到这个级别的车,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理想、问界这些早就有口碑的牌子,对深蓝 S09 一开始也没抱太高期待。但真要是开上一整天 —— 从早高峰堵得挪不动的城区路,到能稍微跑起来的城市快速路,再绕到国道、乡道走一圈,你会发现它没特意堆那些花里胡哨的豪华配置,也没一个劲儿搞科技炫技,反而把心思都放在了 “一家人出门到底需要啥” 上。

家庭用车,空间够不够、坐得舒不舒服,是绕不开的第一关。深蓝 S09 车长超过 5 米 2,宽度也快 2 米了,光看数据就知道不小,实际坐进去更能感觉到轴距是真够长,不会有那种挤在一起的憋屈感。

像我 178cm 的身高,坐前排调好座椅,头顶离车顶还有一拳多空当,腿前面也不局促,视野开阔,开车姿势能放得很自然。第二排是两个独立座椅,中间留了挺宽的过道,进出第三排不用费劲挪椅子 —— 这点对老人小孩挺关键的,之前坐过有些六座车,第二排得使劲往前挪才能进第三排,老人腿脚不方便,每次都得人扶着。

而且第二排座椅能电动调不少角度,还带腿托、通风、加热和按摩。坐上去不是那种一屁股陷进去的软塌塌,支撑性刚好,还能把身体裹住,坐久了也不觉得累。上次带家里老人去周边景区,单程两个小时,老人靠在第二排开着按摩,下车后说 “腰不酸,比坐家里沙发还得劲”。

第二排座椅能横着动,这个设计是真琢磨过家庭用户。带孩子出门时,把座椅往中间挪挪,回头照看孩子不用扭着身子够;要是老人坐在后排,拉近点距离,递个水、聊聊天也顺手,不像有些车,前后排跟隔了道墙似的。

第三排也挺让人意外的。好多六座车的第三排说白了就是 “应急小板凳”,成年人坐进去膝盖顶在前排椅背上,头顶着车顶,坐半小时就浑身难受。但深蓝 S09 的第三排,坐垫高度够,腿能伸开,头顶也有富余。我 175cm 的朋友坐进去,腿能自然弯着,后背也有地方靠,不会觉得窝得慌。而且座椅厚度和填充物都实在,坐感跟前面两排差不太多,不是那种薄薄的硬板凳。

之前带两个孩子和爸妈一起出门,孩子坐在第三排,还能在里面玩玩具,不用挤得缩手缩脚,省了不少心。更贴心的是,就算第三排坐满三个人,后备箱还能放下 5 个 20 寸的行李箱,底下还有个隐藏储物空间,能塞下第六个人的行李 —— 这就意味着,六个人出门都能带上自己的东西,不用纠结 “谁的行李得托运”,对家庭来说用起来很方便。

后备箱灵活性也够,第三排座椅按一下就能电动放倒,放倒后能装不少大件。上次帮朋友搬摄影器材,三个大相机包、两个行李箱,再加一辆折叠自行车,都轻松塞进去了,还没到顶。要是就四口之家出门,把第三排收起来,后备箱能当小仓库用,露营的帐篷、婴儿车、甚至孩子的滑板车,都能一股脑装下,真正能做到 “带上一个家去旅行”。

坐进深蓝 S09 的车里,第一感觉是 “不压抑”,走的是 “轻科技 + 温馨” 的路子。浅色内饰配着木纹饰板和皮质包裹,不像有些车满是冷冰冰的屏幕和金属件,反而有点像家里的客厅,一家人坐进去能放松不少。

中控是两块 15.6 英寸的高清联屏,显示清楚,操作也流畅,我开这阵子没出现过卡顿。界面设计很简单,导航、音乐、空调这些功能分区域放,不用费脑子琢磨 “这个按钮在哪”。还有 HUD 抬头显示,导航箭头、车速、限速信息都能投在前挡风玻璃上,不用低头看仪表盘,开车时注意力不会轻易分散 —— 尤其是早高峰堵车,频繁低头挺危险的。

方向盘握着手感扎实,上面的按键布局合理,调个音乐、切个导航都顺手,不用摸半天。前排座椅带按摩,是那种 “云感” 的,不是硬邦邦的挤压,软硬度刚好,开长途时开着按摩,腰不容易酸。第二排是零重力设计,身体的压力能摊开,上次我妈坐第二排睡了一路,醒了说 “比坐飞机的商务舱还舒服点”。

车里那个一体式智能移动中岛,是真的实用。有个长滑轨,能在前后排之间随便滑。比如前排想递点零食给后排的孩子,不用扭着身子费劲够,把中岛滑过去就行;中岛里面还藏了个小冰箱,温度能调,夏天能冰可乐,冬天能保温热牛奶,带娃出门挺方便的。

停车的时候,把中岛往后挪挪,主副驾之间的过道就通了,上下车不用挤着开门;滑到后排,还能当个小吧台,一家人在车里喝点东西、聊聊天,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不像有些车的中央扶手是固定的,主副驾想互相递点东西,得从窗户绕,特别麻烦。

动力方面,深蓝 S09 有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我开的四驱版,平时在市区超车,或者跑高速巡航,都挺从容的,不会有 “车太大没劲” 的感觉;后驱版更适合喜欢开得平顺点的人,起步、加速都很稳,不会窜。

它用的是增程系统,配了一台 1.5T 的混动专用发动机,烧油的效率还不错。实际开下来,纯电模式够日常通勤用 —— 我家到公司 20 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行;要是跑长途,用油发电也挺经济,加一箱油能跑挺久,对这么大的六座车来说,能耗表现算不错的了。

现在还出了支持超充的电池版本,从 30% 充到 80% 只要 10 来分钟,跑长途补能不用等太久。上次带家人去外地玩,中途进服务区充电,买杯咖啡、吃点东西的功夫,电就充得差不多了,不用像以前开纯电车那样,得等半个多小时,孩子在车里待着也闹。

底盘这块,深蓝 S09 用的是前双叉臂加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还装了空气弹簧和可变阻尼减振器,开起来整体感觉很稳。在城里开车,路面上那些小坑小洼,悬挂能过滤得挺干净,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的时候,车身也不会颠得厉害,坐在后排的老人孩子也不会觉得晃。

要是开到山路上,把驾驶模式调到运动,悬挂会变得紧实点,过弯的时候,车身倾斜得不多,跟着打方向也顺,不会有 “飘” 的感觉。21 英寸的米其林轮胎,抓地力挺强的,雨天开也不打滑。

隔音做得也不错,车里挺安静的。时速 100 公里的时候,坐在第二排说话,不用特意提高嗓门;孩子在后排看动画片,声音开不大也能听清。跑高速到 120 公里,风噪、胎噪都不明显,一家人在车里聊天也不费劲 —— 这点对长途自驾挺关键的,要是车里太吵,开没多久就累。

不少人会把深蓝 S09 和问界 M9 放一起比,其实这两款车针对家庭需求的侧重点不太一样。

问界 M9 尺寸稍微大一点,数据上看着更气派,第二排的两个独立座椅功能更全,有小桌板、影音系统,更像 “老板座”,适合看重后排尊贵感的家庭,或者偶尔有商务接待需求的人。

深蓝 S09 则更讲究 “一家人平等”,第二排虽然也有零重力座椅、通风加热按摩,但保留了横向滑动的功能,方便照顾前后排;中岛能来回动,全家人都能互动起来,更像为家庭出门设计的 “移动客厅”。比如带孩子出门,妈妈在第二排能随时够到第三排的孩子,不用喊来喊去,这点比 M9 方便。

舒适性配置上,M9 的底盘调得比较软,路面上的颠簸几乎都能过滤掉,适合就想追求 “坐船一样舒服” 的人;深蓝 S09 的底盘虽然硬件跟 M9 差不多,但调得更均衡,既保证了舒服,也没丢了路感,开起来不会觉得 “虚”。在山路上或者高速变道的时候,深蓝 S09 的车身反应更直接,不会让人觉得 “车太大不好控制”。

储物和方便性上,深蓝 S09 的智能移动中岛是个亮点,长滑轨加冷暖冰箱,用起来特别灵活;M9 虽然也有冰箱,但位置固定,拿东西没那么方便。后备箱方面,两款车在第三排立起来的时候,容积差不多,但深蓝 S09 的隐藏储物空间更多,比如地板底下的暗格,能放不少零碎东西,像孩子的玩具、备用鞋子,都能塞进去,不用堆在座椅上。

把第三排放倒后,深蓝 S09 能弄出一个纯平的空间,地板也低,铺个垫子就能当床用,露营的时候,孩子能在里面睡觉;M9 的后备箱放倒后有点坡度,放东西还行,想当床用就不太方便了。

总的来说,深蓝 S09 不是那种靠 “堆配置” 吸引人的车,它更懂普通家庭的需求 —— 比如带娃出门需要方便照看,全家人长途出行需要舒服,装行李需要灵活。

它没有刻意追求 “豪华”“科技炫技”,反而在空间布局、细节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能横向滑动的第二排座椅、可移动的中岛、实用的后备箱空间,都是从 “一家人怎么用着方便” 出发的。

如果你也在琢磨换一辆能装下全家生活的六座 SUV,不追求 “商务范儿”,更看重平顺、省心、实用,那深蓝 S09 值得去试试。毕竟对家庭来说,一辆车能让老人坐得舒服、孩子玩得开心、自己开得省心,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