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淘宝闪购日单量破1.2亿,京东美团阿里展开即时零售大战!

大家好,我是南沐,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10月31日,淘宝闪购正式推出全新连锁便利品牌“淘宝便利店”,主打“万款商品、全

大家好,我是南沐,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

10月31日,淘宝闪购正式推出全新连锁便利品牌“淘宝便利店”,

主打“万款商品、全天营业、30分钟送达”的服务模式,并于11月1日全面投入运营。

作为首次参战双11的淘宝闪购,将天猫超市从B2C远场模式升级为近场闪购,并将“半日达”提速至“最快4小时达”。

淘宝便利店的推出,也呼应了淘宝闪购即时零售负责人根仙所说的“与生态共赢”——

以闪购仓为枢纽,精准切入近场零售赛道。

事实上,巨头对即时零售的布局早已开始。

2018年,美团就上线美团闪购,早期通过接入线下便利店拓展业务,

如今其覆盖全品类商品的美团闪电仓已达3万个,预计2027年将扩展至10万个。

京东方面,早在2017年刘强东就提出“百万便利店”目标。

目前,京东已形成七鲜超市、京东Mall、京东电器等多业态近场零售矩阵。

阿里此次携淘宝便利店重返赛道,无疑为即时零售领域带来新的变量。

早在2016年,淘宝就曾启动“淘宝到家”项目“淘宝便利店”,

以加盟模式结合供应链管控,依托手机淘宝首页流量,为三公里内用户提供一小时送达服务。

但受限于社区店商品种类有限、配送成本较高等问题,

该项目于2017年5月升级为“淘鲜达”,转向生鲜与百货品类的数字化服务。

而此次淘宝便利店“重启”,则体现出新的战略考量。

今年8月,阿里中国电商负责人蒋凡在财报会中透露,

平台闪购仓规模已突破5万家,订单同比激增360%。

然而对中小商家而言,即时零售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

近两年,闪电仓业态陷入“白牌混战”,

普遍存在低价竞争、白牌泛滥、复购率低、利润微薄等问题。

行业数据显示,闪电仓中白牌商品占比超过80%,虽仅贡献约20%营收,却是主要利润来源。

同质化竞争与低复购率持续挤压利润空间,有头部商家透露,同等规模仓库SKU已翻倍,但利润却被价格战吞噬。

甚至有商家坦言,即便在“双11”大促期间,“销量上去了,但真不挣钱”。

因此,要在即时零售市场立足,商家需具备门店、前置仓、骑手资源的整合能力,以及商品运营与数字化管理能力。

淘宝便利店的再次入局,可视为平台与商家在即时零售领域寻求共赢的新路径。

淘宝的优势在于货盘与生态资源。

通过品牌授权、万级SKU覆盖、天猫超市品质背书,

以及20亿专项资金扶持,平台正整合优质供应链,构建可持续的品质零售生态。

同时,中小商家可借助平台供应链、流量资源与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

并通过1688账期支持、菜鸟物流保障,将重心转向服务与选品。

对阿里而言,此举亦是在抢占即时零售的近场入口。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毕马威联合发布的《2025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近四成便利店企业已开通即时零售业务,销售占比同比提升11.4%。

淘宝闪购通过吸引首批34家优质商家接入试点,正为后续在全国200多城市快速复制该模式蓄力。

据悉,淘宝便利店已启动与部分品牌商的试点合作:

品牌可向闪购仓商家提供样品,若市场反馈良好、销量表现突出,品牌可加大备货,

将商品投放至淘宝闪购中心仓,再由平台根据区域消费需求分拨至各地闪购仓,实现高效铺货与精准配货。

阿里的这一步棋,蒋凡早有部署。

在首次详解淘宝闪购战略时,蒋凡将非餐饮类即时零售业态分为近场原生与远近场结合两类。

前者聚焦近场即时履约,依托闪电仓、前置仓等基础设施实现快速配送。

截至今年8月,淘宝闪购闪电仓中25%的商品来自阿里生态供应链。

同时,盒马接入淘宝闪购后,订单量突破200万,同比增长超70%。

这些成绩为淘宝便利店向外输出赋能提供了标杆案例。

后者则融合远场电商的丰富供给与近场零售的即时配送,不断模糊“网购”与“即购”的界限。

蒋凡曾指出,天猫超市正从B2C远场模式全面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提升配送时效;

淘宝闪购亦在引入天猫品牌线下门店,预计未来三年接入百万家。

由此可见,淘宝便利店正是蒋凡所说的“远近场结合”模式的最新实践。

加码即时零售的并非只有阿里。

今年双11,围绕品质、服务和时效的新一轮竞争已经拉开帷幕。

美团CEO王兴曾多次强调,低质低价的内卷竞争不可持续,行业竞争重心正向品质与服务转移。

就在淘宝便利店上线前两天,美团闪购宣布联合上万个品牌共建“品牌官旗闪电仓”,

目前,索尼PlayStation、珀莱雅等超百家品牌已率先入驻。

数据显示,美团闪购等非餐饮即时零售业务日订单峰值已突破2700万单。

京东方面同样动作不断。

据媒体报道,京东App首页近期完成改版,新增“自营秒送”专区,

替代原有“超市便利店”入口,跻身“品质生活区”核心位置,与外卖服务并列。

显然,随着即时零售成为行业标配,竞争正步入以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