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港媒:赖清德加码巨额军费剑指郑丽文,“台独”军事冒险与和平路线的终极对决 20

港媒:赖清德加码巨额军费剑指郑丽文,“台独”军事冒险与和平路线的终极对决 2025年11月,赖清德当局提交的2026年度防务预算案再创新高,总额突破5800亿新台币,占GDP比重达3.32%,其中用于采购美制武器、扩建军事基地的“攻击性支出”占比超60%。港媒直指,这一“军费狂飙”的背后,是赖清德试图以“军事威权”压制郑丽文领导的国民党,将台湾彻底绑上“台独”战车的政治算计。 一、军费加码的“三重野心” 赖清德的军费预算绝非单纯的防务投入,而是服务于其“台独”议程的工具: • 对抗郑丽文的“和平叙事”:郑丽文上任国民党主席后,反复强调“九二共识”是和平基石,批评赖清德的军事扩张“掏空民生预算”。赖清德则以“大陆威胁论”反制,宣称“加码军费是为了守护台湾民主”,试图将两岸议题异化为“战争与和平”的二元对立,迫使选民在“抗中”与“求和”间选边站。 • 绑定美国的“军火利益”:2026年预算中,采购“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F-16V战机升级套件的支出占比显著提升,总额超2000亿新台币。这种“以军购换支持”的策略,本质是向美国军工复合体交“保护费”,试图将台湾的安全利益纳入美台军事捆绑的框架。 • 推动“台独”实质化的“军事准备”:预算中新增的“战时动员机制”“后备军人战力提升”等项目,直指“以武拒统”的实战化准备。赖清德当局甚至计划在2026年完成“台湾安全法”立法,为“台独”军事冒险铺路。 二、郑丽文的“破局之策”:以“民生反制军事” 面对赖清德的军费攻势,郑丽文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 揭露军费的“民生代价”:她在国民党中常会上算了一笔账:5800亿军费相当于全台每个家庭每年多负担2.3万新台币,足够建设120所公立幼儿园、50家地区医院。这种“把武器和面包放在天平上”的对比,精准戳中了台湾民众对经济民生的焦虑。 • 重启“两岸和平对话”议程:郑丽文公开呼吁赖清德“停止军事挑衅,恢复两岸协商”,并承诺若国民党执政,将推动“两岸经贸协议更新”“台商权益保障条例修订”,以“和平红利”对冲赖清德的“战争恐惧”。 • 联合岛内反战力量:她与台湾工商团体、艺文界、学界代表座谈,共同发起“反军备竞赛,要民生福祉”联署,截至11月27日,签名人数已突破50万。这种跨领域的民意动员,让赖清德的军费政策陷入“合法性危机”。 三、博弈焦点:“军事威权”能否压倒“和平理性”? 当前台湾政坛的角力,已演变为两种路线的终极对决: • 赖清德的优势:绿营掌握行政资源,能通过“国安议题”主导舆论,在部分深蓝选民中维持“抗中”基本盘。美国的“模糊支持”也为其军事冒险提供了外部背书。 • 郑丽文的机会:民调显示,68%的台湾民众认为“两岸和平比军事对抗重要”,72%反对“防务预算挤压民生支出”。郑丽文若能将这些民意转化为具体政策主张,或能在2026年地方选举中撕开绿营铁票仓的缺口。 • 大陆的立场:国台办明确表态,“任何‘台独’军事冒险都将招致毁灭性打击”,并强调“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台湾同胞根本利益”。这种“软硬兼施”的态度,既震慑了“台独”势力,也为郑丽文的和平路线提供了外部支撑。 四、结局预判:军事冒险的死路与和平发展的生路 赖清德的军费狂飙本质是“台独”路线的末路狂奔。军事对抗不符合台湾的安全利益,经济脱钩会重创民生,而意识形态操弄在年轻世代中的号召力正快速衰减。反观郑丽文,其“和平牌”的突围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将国民党从“守旧反对党”转型为“前瞻改革党”——这需要她在党内整合派系、在岛外争取信任、在民间兑现承诺。 这场博弈的终极启示在于:台湾的政治人物若继续沉迷“以武谋独”的迷梦,只会将台湾推向冲突的深渊;唯有回到“九二共识”的轨道,以务实交流创造民生福祉,才是真正的“突围”之道。而历史的天平,从来不会倾向于逆潮流而动的冒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