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消息: 11月25日,美联储理事米兰突然放出“重磅炸弹”,公开表示美国经济需要“大幅降息”,他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正在拖累经济,美联储应尽快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 他在福克斯商业频道镜头前,失业率上升这件事摆在桌面,政策过紧这句话接着就出,他说看不到通胀问题,生活成本高他认,政策要往前看不是盯着昨天。 9月那次美联储会议,他在投票里独自不跟25个基点的节奏,主张50个基点、态度清楚,内部讨论的强度被带出来。 经济这边给出的是硬指标,2025年8月美国失业率到4.3,四年里新的高位。 劳工部把数据表重新算了一遍,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新增非农总数下修了91.1万,幅度比市场的预想更大,就业的基底被往下挪。 就业的走弱不是一角,制造业往服务业扩散,2025年8月非农只增2.2万,市场平时盯的是数十万的常态,这个差距让预防性动作成了讨论里的关键词。 米兰对通胀的态度很稳,美联储最新经济预测里,官员们把明后两年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通胀预期往上抬,远端给出2028能回到2这个政策目标。 通胀这条线不简单,政策制定者被两头拽,美国经济出现类滞胀的背景,增速放慢,物价还在相对高位走。 把1995年和1998年预防式降息的环境拿出来对照,今天的通胀空间更宽,动作上可调的幅度多一点。 米兰的表态不只在政策层面,他碰到美联储独立性的那根线,美国总统在社交平台上持续发帖,要求大幅快速降息,还把幅度要超出预期的口径写进文字。 外部声音叠在利率决议上,多了一层政治的复杂度,美联储内部对利率路径的分歧摆在点阵图里,在18位投票者中,9位支持再降息两次,6位认为降息不应超过一次。 分析圈把人事任命放进推演里,若特朗普重塑美联储决策层,自沃尔克时代建立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可能被削弱,这条线牵动市场的担忧。 美联储站在十字路口,一边是米兰提示的就业市场风险,另一边是通胀再起的风险,12月议息会议逼近,他提的大幅降息能不能影响多数官员的取向,这件事被密切关注。 走到2026年的经济轨迹,利率路径的选择会落在实际数据上,就业怎么稳住,物价怎么压到目标,市场看声明的每个词,点阵图的每个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