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盛
高盛:由于供应略有过剩 预计未来两年铜价不会超过每吨11,000美元
高盛认为,由于供应“略微”过剩,铜价未来两年预计不会超过每吨11000美元,随后将从2028年开始因供应不及需求而上涨。EoinDinsmore等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尽管如此,高盛仍将2025年12月的铜价预期从10385美元上调至10610美元...
中金要变“高盛”
换句话说—“中国版高盛”,已经从愿景升级为任务。但话说回来,高盛的成功靠的是百年积累的 风控体系、跨境能力、产品创新,不是靠规模简单堆砌。中金国际化强,但东兴、信达擅长地方债与AMC处置,三家能否磨合顺畅?协同效应...
高盛2026年投资展望:AI领域驱动私募股权结构分化,关注行业领先公司折价机会
据IPO早知道消息,11月18日,高盛资产管理发布题为“于复杂环境中捕捉新契机”(SeekingCatalystsAmidComplexity)的2026年投资展望报告。报告突出了以下主题: 公开市场领域,各股票市场差异或将扩大,倾向全球股票多元化配置...
高盛警告:供需失衡加剧,油价跌势将持续至2026年
高盛集团周一表示,预计油价下跌将持续至2026年,原因是产量激增将使市场维持约200万桶/日的大规模供应过剩。该行预测,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为56美元/桶,WTI原油为52美元/桶,低于当前远期合约价格的63美元和60美元。截至...
调研速递|盛弘电气接待高盛国际等多家机构调研 三季度净利同比增33%加码AIDC与智慧能源业务
11月14日,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弘电气”)举办特定对象调研活动,接待了高盛国际、摩根士丹利、GIC、3WFund等多家海内外机构投资者。公司董事会秘书胡天舜就2025年业绩表现、海外市场拓展、新业务布局及行业...
个人预测,如果京东外卖不赶紧叫停,一年有可能亏损接近400亿。为什么这样说呢?高
个人预测,如果京东外卖不赶紧叫停,一年有可能亏损接近400亿。为什么这样说呢?高盛预测了京东三季度新业务可能会亏损130亿,这里面的新业务基本上就是京东外卖了,别的业务也不可能亏损那么多,一个季度亏损130亿,一年下来就亏整整400亿。毕竟外卖对于美团来说是必争之地,对于财大气粗的阿里巴巴来说,最希望和美团打消耗战。所以,京东外卖如果硬撑着,一年内很可能会亏掉400亿。
高盛预警:人形机器人还没订单产能先行,伯恩斯坦:你根本不懂AI
高盛以订单确定性为锚点,伯恩斯坦以技术突破为锚点,高盛认为技术验证后稳步增长,伯恩斯坦押注AI驱动快速爆发。▍行业拐点的不同认知 伯恩斯坦认为,人形机器人曾长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核心瓶颈集中在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与...
29岁的交易员新晋MD,成为高盛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
高盛,于上周四(2025年11月6日)晋升638名员工为董事总经理(ManagingDirector,简称MD),其中年轻的成员只有29岁。29岁的PauloCosta常驻伦敦,负责高盛EMEA地区(欧洲、中东和非洲)合成产品组的股息交易业务。他向...
高盛预计未来十年美股表现落后其他市场 新兴市场将带来最丰厚回报
准确预测了今年华尔街相对落后表现的高盛集团策略师预计,未来十年美股也将继续落后其他市场。PeterOppenheimer及其团队建议投资者扩大多元化投资范围,将目光投向美国以外的市场,因当前高企的股票估值对涨幅构成局限。他们...
炸了!高盛一句话,人形机器人集体崩了!股民:我的钱呢?前几天还火到不行的人形机器
炸了!高盛一句话,人形机器人集体崩了!股民:我的钱呢?前几天还火到不行的人形机器人,今天直接被高盛“一刀毙命”!高盛一份报告直接放狠话:“没一家公司接到大额订单,更没明确量产时间表!”结果呢?整个板块直接躺平!机器人概念连跌三天,三花智控、拓普集团这些龙头股全被按在地上摩擦,绿油油一片,看得人心脏骤停!咱直接去扒了扒这些公司的回应,结果清一色的“坦白从宽”:-“没大单,就等北美大客户下单呢!”-“还在送样,量产?早着呢!”-“现在就小打小闹搞点示范项目~”那问题来了!没订单为啥还疯狂砸钱建厂?拓普集团砸70亿建100万台产能,三花智控、双林股份也在海外疯狂圈地!说白了就是“赌未来”!大家都在赌特斯拉Optimus一量产,行业就会爆!但专家直接泼冷水:现在就是“实验室阶段”,上游热得发烫,下游应用冷得像冰,商业化还早着呢!这次高盛报告就是给市场“降温”,让大家别再盲目跟风了!不过也别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就看2026年初特斯拉新机器人发布,还有年底各大公司的订单目标!
高盛给予禾赛科技“买入”评级 预计2025年受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
观点网讯:11月12日,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禾赛科技(02525.HK)第三季度的营运利润和净利润分别超出高盛预期的125%和200%,评级为“买入”。该行认为,禾赛科技得益于激光雷达出货量增加、营运费用降低以及权益投资收入增加。...
高盛力挺AI热潮并未终结:堪比1997年科技周期,非互联网泡沫顶峰
高盛称,人工智能投资周期仍有推进空间,将如今AI支出和估值的飙升比作20世纪90年代末科技热潮的早期阶段,而非投机性顶峰。在一份新报告中,该行指出,“从多个指标来看,当前与AI相关的热潮,与1997年至1998年的科技热潮更为...
高盛调研中国机器人供应链:备战2026年人形机器人量产,供应商激进规划10-10
高盛调研中国机器人供应链:备战2026年人形机器人量产,供应商激进规划10-100万台年产能11月7日,高盛发布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实地调研报告,核心结论显示:尽管尚未斩获大规模确定性订单,但国内核心供应商已抢先“起跑”,全力备战预计2026年下半年开启的人形机器人量产,产能规划展现出对行业前景的极度乐观。此次调研于2025年11月3日至6日开展,高盛实地走访了三花、拓普、荣泰、双环等9家核心供应链企业。调研最关键的发现是,多数供应商正积极推进产能布局,不仅聚焦国内基地,还拓展至海外市场(以泰国为核心,墨西哥为补充),为潜在的大规模量产储备产能。这些供应商规划的年产能规模区间达到10万台至100万台机器人等效单位,这一规划堪称激进——要知道,高盛自身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到2035年的出货量仅为138万台,供应链的产能规划已远超这一长期预期,足见其对行业增长潜力的强烈信心。不过报告也明确指出,目前没有任何一家供应商确认收到大规模订单,也未获得明确的生产时间表。对此,供应商普遍采取“逐步爬坡”策略,即根据实际订单落地进度灵活扩大生产规模。这一做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产能过剩风险,但本质上仍是一场基于行业未来预期的大胆博弈。
高盛:美国投资者正涌入日本股市,追涨日经指数
高盛集团表示,美国投资者正越来越多地购买专注于科技和人工智能(AI)的日本股票,他们被日本股市相较于美国股市超额的回报所吸引。高盛首席日本股票策略师BruceKirk表示:“美国资金流入的速度是我们在‘安倍经济学’以来...
人形机器人大发展:中国企业的一场豪赌,高盛都惊呆了!2025年11月,高盛跑
人形机器人大发展:中国企业的一场豪赌,高盛都惊呆了!2025年11月,高盛跑遍9家中国机器人供应链企业(包括三花、拓普、荣泰等),带回一份令人震撼的调查报告:没有一张大订单,企业却在疯狂扩产——人形机器人规划年产能竟高达10万-100万台,直接赌上2035年全球的总需求量!1.零订单,百万产能:供应链在赌什么?高盛调查的核心矛盾浮出水面:需求端:无一家企业手握确定性订单,量产时间表仍是谜;供给端:中国本土+泰国/墨西哥工厂同步扩建,产能目标跨越两个数量级(10万到百万台)。更戏剧性的是,高盛自己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仅138万台,而中国企业仅当前规划产能就撑满了这个数字。这相当于在空头支票上盖摩天大楼!2.“柔性扩产”:一场与风险共舞的阳谋供应商并非盲目烧钱,他们祭出关键策略:逐步爬坡(Ramp-up)先建小规模试产线,等订单落地再逐步加码;利用工业机器人成熟产线改造,降低转产成本;提前卡位核心零部件(如电机、减速器),赌技术标准统一。但风险如影随形:若2026年需求未爆发,中游的减速器、传感器厂商将首当其冲,陷入库存泥潭。3.中国技术底气:从"怀疑造假"到"剪衣自证"供应链敢下重注,离不开技术突破的支撑:宇树科技:去年春晚跳舞机器人已展现实时运动控制能力;小鹏机器人:近期展示行云流水般的动作,CEO何小鹏当场剪开"外衣"自证非"真人扮演",打脸质疑者;AI赋能: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进展,让机器人理解指令不再"简单的指令"。4.高盛话外音:中国产业链的"双刃剑"优势报告隐含关键结论:中国优势:电机/精密齿轮等零部件成本仅为欧美40%;3C电子产线改造经验可快速迁移至机器人生产;致命痛点:核心力矩传感器、高精度轴承仍依赖日德;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延迟,产能泡沫将反噬中游企业。5.冷思考:比产能更重要的生死线成本:现有人形机器人BOM成本超50万,需压到20万内才有消费级可能;场景:工厂搬运?家庭服务?未定型的需求让技术路线摇摆不定;政策:多国已开始起草机器人伦理法规,或延缓落地进度。现实摆在眼前:中国供应链正用"烧钱备战"倒逼技术革命,赌的是"人形机器人=下一代智能终端"。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敢赌未必赢,准备好的人才能活到终局。这场豪赌的底牌,将在2026年量产窗口期揭晓。总结:中国机器人产业如同搭弓射箭,技术箭矢已上弦,靶心却还未完全现身。产能的疯狂数字背后,是产业链对未来的极致押注,也是全球科技竞赛残酷性的真实写照——要么领跑,要么产能变"惨能"。
高盛调研“中国机器人供应链”为2026年下半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做准备,产能规划已达每年10万至100万台
11月7日,高盛发布了对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实地调研报告,报告指出:尽管尚未获得大规模确定性订单,核心供应商已进入“抢跑”阶段,为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开启的人形机器人量产做着极其乐观的产能准备。据追风交易台,高盛...
高盛上调港交所目标价至562港元 2025至28财年盈测同步提升
观点网讯:11月6日,高盛发表报告称,港交所第三季盈利优于预期,主要受投资收入表现强劲带动,核心利润符合预期,平均每日成交额按年增长141%,推动核心利润增长101%。高盛在纳入第三季业绩并考虑近期交易量趋势后,将港交所...
Balyasny聘请高盛石油分析师Callum Bruce担任策略师
BalyasnyAssetManagement聘请了高盛集团的CallumBruce,担任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策略师。根据领英资料显示,Bruce自2016年起在高盛任职,追踪分析石油市场。知情人士透露,他本周已开始在Balyasny履职,将向该公司的首席大宗商品...
高盛资金管理部门负责人警示:永久基金激增引发“配置压力”
MarcNachmann在高盛负责资产与财富管理业务,高盛旗下也拥有“G系列”开放式基金组合,涵盖多种投资策略。Nachmann表示,尽管永久基金的泛滥最终可能限制回报率,但他认为这也会催生差异化,类似“信贷周期”的作用。Nachmann...
三花智控股价重挫逾6%:高盛警示人形机器人预期风险
消息层面,高盛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成为此次股价大跌的直接导火索。高盛将三花智控的评级下调至“中性”,其核心观点直指“市场当前对三花智控人形机器人执行器的收入规模和落地时间预期均过于乐观”。高盛认为,三花智控A股...
高盛预测比亚迪海外市场成未来十年增长引擎 目标价上调至141港元
观点网讯:11月4日,高盛在其研究报告中预测,海外市场将成为比亚迪(01211.HK)未来十年的增长引擎,并上调公司目标价至141港元。高盛预计,2026至2035年比亚迪在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销量预测上调5%至14%,销量将达到150万至...
高盛:美国政府停摆可能造成空前规模的经济影响
观点网讯:11月3日,高盛经济学家AlecPhillips指出,本次美国政府停摆可能造成空前规模的经济影响,持续时间或将超过2018-2019年期间长达35天的纪录,且波及的政府部门范围更广。据测算,若美国政府停摆持续六周,可能使第四...
高盛看好印度卢比走势 押注关税政策将出现转机
尽管印度卢比近期持续贬值,逼近历史低点,但高盛仍建议客户通过一种特殊期权结构,对印度卢比采取看涨策略。高盛分析师从印美贸易谈判的进展中捕捉到积极信号—例如印度国有炼油企业减少了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他们认为,若...
高盛上调蔚来目标价至55港元
据cnevpost报道,高盛已上调蔚来汽车的股价目标,认为这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沿用今年的产品策略,推动销量进一步增长。在10月30日发布的研报中,分析师TinaHou团队将蔚来2026-2030年的销量预测上调6%-11%,并指出乐道L90、...
高盛上调蔚来目标价至55港元 预计2028年盈亏平衡
观点网讯:11月3日,高盛发表研究报告,因新车型L90与ES8竞争力增强,过去一季销量持续增长,将蔚来汽车2026至2030年销量预测上调6%至11%,并维持“中性”评级。报告提到,蔚来已把产品线节奏提前至2026年,计划推出L80、ES9两...
高盛: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期间,可实现约30%的潜在回报
观点网讯:11月3日,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认为,整体而言,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AI、反内卷及出海三大潜在强劲的获利驱动因素,可提振中资企业盈利前景。该行预测,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期间,可实现约30%的...
调研速递|紫光股份接待高盛等超80家机构调研 前三季营收773亿增31%AI与海外业务成增长引擎
10月30日,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股份”)通过电话会议形式接待了特定对象调研,包括高盛(亚洲)、瑞银证券、嘉实基金、工银理财等在内的超80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参与。公司董事长于英涛、总裁王竑弢等管理层就2025年前...
新桥生物B递表港交所 中信证券及高盛联席保荐
观点网讯:10月31日,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新桥生物-B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由中信证券与高盛共同担任,公司暂未披露拟发行股数及募资规模。新桥生物-B专注于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创新疗法研发,目前拥有多条...
高盛CEO:若经济增长迟缓 美国恐面临债务“清算”
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Solomon)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迟迟不能改善,当前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可能让经济面临“清算”。“如果我们继续沿着当前的轨道前行,而增长水平又无法提高的话,那就会有一场清算,”所罗门...
中公教育十大流通股东格局生变:王振东等新进,高盛国际-自有资金等退出,郑绿希等增持,鲁忠芳等减持
10月30日消息,中公教育公告显示,截止2025年9月30日,相较于上一报告期,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王振东等新进,高盛国际-自有资金等退出,郑绿希等增持,鲁忠芳等减持。新进的流通股东中,王振东本期持有3.73亿股,占...
昊创瑞通十大流通股东格局生变:高盛公司等新进
10月29日消息,昊创瑞通公告显示,截止2025年9月30日,相较于上一报告期,十大流通股东发生了以下变化:高盛公司等新进。新进的流通股东中,高盛公司本期持有23.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01%;MERRILLLYNCHINTERNATIONAL本期持有...
高盛:使用人工智能的小型企业称其产生积极影响,并非因它在替代员工
这一结论来自高盛集团对约1400名小型企业主的调查—在本周于华盛顿特区举行的“10000家小型企业峰会”召开前,高盛已向雅虎财经独家分享了该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存在诸多担忧(成本上涨、经济不确定性、难以获得负担...
调研速递|劲仔食品接待高盛等84家机构调研 三季度营收6.85亿创历史新高 零食渠道增长超50%
10月24日,劲仔食品(003000.SZ)以线上电话会议形式接待了机构调研,包括高盛(亚洲)有限公司、国金基金、汇丰晋信基金等在内的84家机构参与。公司高管团队就2025年三季度经营业绩、核心产品策略、渠道布局及成本控制等核心...
“AI抢饭碗”担忧在华尔街蔓延?高盛CEO:只是筛选更多高价值人才!
财联社10月28日讯(编辑黄君芝)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最新表示,人工智能(AI)并不意味着他需要更少的员工,而是更好的员工。这是所罗门就AI对银行业就业作出的明确表态,即AI只是筛选“高价值人才”,其本身不会让银行...
调研速递|锐捷网络接待高盛等超百家机构调研 前三季净利增65%数据中心交换机收入激增85%
10月22日,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捷网络”)举办业绩说明会,以电话会议形式接待了包括高盛、宝盈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等在内的超百家机构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姚斌、会计机构负责人徐继勇、证券...
高盛:持续看好中国股市的贝塔机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王彭)高盛近日发布报告表示,持续看好中国股市的贝塔机会,并维持对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超配评级。该机构预计,到2027年底,这两个指数均有约30%的上涨空间。高盛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
高盛下调特步国际目标价至6.8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观点网讯:10月20日,高盛发布报告,将特步国际的目标价下调至6.8港元,同时维持“买入”评级。特步国际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营运业绩,核心品牌特步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符合预期,而Saucony品牌同比增长超过20%,略低于预期...
高盛维持港交所“买入”评级及目标价544港元
观点网讯:10月20日,高盛调整了对港交所的每股盈利预测,并维持目标价为544港元。基于港交所9月及10月至今的成交量数据,高盛对其2025至2027年的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0.8%、下调0.5%及上调0.1%,并首次引入2028年每股盈利预测...
高盛组建全球基础设施融资团队 押注AI与能源转型机遇
观点网讯:10月17日,美国投行高盛宣布在其全球银行与市场部门内组建全球基础设施融资团队,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及防务相关项目,以撬动正在兴起的数十亿美元级基建融资需求。知情人士透露,新团队将同步扩大...
摩根大通和高盛已开始利用人工智能减少员工数量
摩根大通和高盛等大型银行正在公布围绕人工智能(一种允许大规模生产知识工作的技术)重塑业务的计划。这意味着,即使在华尔街繁荣的一年,交易和投资银行业务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超额收入(通常情况下,该行业不会严格控制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