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俄罗斯跟乌克兰那样陷

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俄罗斯跟乌克兰那样陷入长期对抗,那日本得提前把后勤补给这方面准备扎实。 乌克兰的例子就摆在眼前。西边与波兰、斯洛伐克等北约国家陆地相连,一马平川的边界上,西方援助的坦克炮弹装火车就能直达前线,公路补给车更是排成长龙——这种“陆地输血”的效率,正是其能支撑至今的关键。 反观日本,四周被海水环抱,没有一寸与盟友相连的陆地边界。所有物资运输几乎全靠海运,就像把生命线系在随时可能断裂的海上钢丝上。 更值得玩味的是,日本自己还为这条生命线开了“后门”。为方便美军核潜艇通行,特意将津轻海峡等咽喉地带的领海从12海里缩减至3海里,硬生生造出国际水道。 这条连接日本海与太平洋的“中大门”,本是日本列岛的“七寸”,如今却成了别人可自由出入的通道。这种看似聪明的妥协,真能带来安全吗? 南云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自卫队运输舰数量有限,多数物资需依赖民用货轮改装;海峡两岸虽布满军事基地,但若补给线被掐断,基地弹药和燃料撑不了几天。 历史早已敲响警钟。二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日军因补给线被美军切断,前线士兵饿到吃树皮,武器弹药堆在运输船上送不上去,精锐联队最终溃散。 现在的日本并无本质改变。粮食自给率仅39%,小麦、玉米全靠进口;原油九成来自中东,其中八成需经霍尔木兹海峡——这条宽仅56公里的“嗓子眼”,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让日本汽油价格坐上火箭。 有人说美军会提供支援,但现实是美军在亚太的基地分散于关岛、冲绳等地,物资运到日本需跨半个太平洋,海运就要十几天;北约援助乌克兰能当天抵达的效率,日本根本沾不上边。 这种地理短板带来的生存焦虑,让日本总想靠抱大腿求安全。却忘了陆地国家的后勤是“四通八达的马路”,而岛国的后勤是“悬在海上的钢丝”,看着铺得远,实则一碰就断。 军事力量再强,若后勤这条“生命线”不结实,遇到事照样掉链子。这或许就是南云担忧的本质——不是缺武器,是缺能把武器送到位、把粮食运进来的底气。 一个国家的安全,终究要攥紧自己的“粮袋子”“油罐子”和运输线。靠别人的保护,不如补好自己的短板,这才是所有国家都该琢磨的硬道理

评论列表

馨馨向荣
馨馨向荣 1
2025-11-21 20:03
三天就打残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