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微风]1958年夏,成都军区副司令响应号召,下连队当了1位列兵。不久后,团里举

[微风]1958年夏,成都军区副司令响应号召,下连队当了1位列兵。不久后,团里举办射击考核,连长却不让副司令参加。副司令把连长叫来,询问道:“我为何不能参加射击考核?是怕我拉低连队的分数吗?”   1958年的夏天,成都军区副司令韦杰做了一件让很多人看不懂的事,他脱下了象征着中将身份的将官服,主动申请换上了最普通士兵才穿的列兵军装,头上戴着一顶船形帽,走进了军区某部“红二连”的营房。   这可不是什么走过场,而是真刀真枪地当两个月兵,他到连队报到的第一天,就给连长来了个下马威,他对着比自己年轻、级别低太多的连长啪地一下立正敬礼,大声报告:“列兵韦杰向您报道!”   听到成都军区副司令韦杰这声报告,连长也慌了手脚,赶紧要给他安排到连部单独住,这可是出于尊敬的特殊照顾。   但韦杰压根不领情,直接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是来当兵的,不能搞特殊化。”说完,他就坚持住进了自己被分配到的一排二班。   看他这么实在,很快就没人拿他当首长了,私下里都亲切地喊他“老韦”,他听到这个称呼别提多开心了。   在士兵的圈子里,谁官大没用,谁能干、谁肯出力才受尊重,韦杰太懂这个道理了,他用行动来证明自己不是来观光的,营房里的玻璃他抢着擦,地他抢着扫,什么活都冲在前面。   有一次,轮到二班去打猪草,给部队食堂养的猪改善伙食,班里的战士们觉得他年纪大了,都劝他在营房里歇着,这可正碰到了韦杰最反感的“特殊待遇”,他乐呵呵地说:“我从小就干这个!”   他拿起镰刀,动作那叫一个干净利落,不仅割得又快又多,回来的时候更是惊呆了众人,年轻小伙子一人背一捆猪草,他倒好,一个人硬是背了两大捆,行动胜过千言万语,大家看在眼里,服在心里。   真正的考验来自全团组织的射击考核,连长找到韦杰,吞吞吐吐地向他解释,意思是不想让他参加,韦杰一眼就看穿了对方的心思,直接反问:“怎么,是不是怕我这个老兵拖你们后腿,拉低全连的分数?”   话说到这份上,连长只好同意,结果,靶场上的一幕成了传奇,韦杰端起枪,在短短3秒内,9发子弹全部脱手,最终打出了86环的好成绩!二连因为他一下子拿到了射击项目的流动红旗。   连长看得目瞪口呆,战士们更是沸腾了,把他团团围住,从此,大家对他的敬佩不再是因为他的过去和军衔,而是因为他手中那杆枪和靶子上实打实的成绩。   考核后,他成了班里的射击教练,把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整个班的训练热情空前高涨。   其实,韦杰骨子里一直都是那个“士兵”,他15岁那年还是个瘦弱得没枪高的东兰青年,听说红军是帮穷人的队伍,就步行了五天五夜去报名参了红7军,第一次上战场他连枪都没有,就拿着一杆红缨枪冲在最前面。   1982年,他重返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当地一位老人一眼认出了他,激动地喊他“韦团长”,而不是“韦将军”,他跟乡亲们一个个握手嘘寒问暖,还把自己的80元工资塞给了“抗日堡垒户”秦献章的儿子。   无论是当年那个冲锋陷阵的红军战士,还是后来那个背两捆猪草的“列兵”,又或是晚年解囊相助的“韦团长”,他始终是集体中的一员。   他用自己的一生回答了一个问题:最高的荣誉不是肩上将星的多少,而是能不能永远做到“官兵一致、军民一致”。 信源:河北共产党员 共和国开国将帅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