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后,青帮大佬黄金荣被迫扫街以示悔改,然而和黄金荣并称“青帮四大金刚”的顾竹轩却获得到陈毅的特殊照顾,这是为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上海解放,旧势力纷纷退场,新政权开始着手整顿社会秩序,作为中国近代最大的都市,上海的治安与稳定,关系到新政府的声誉与治理成效。 青帮作为旧上海黑社会势力的代表,其头面人物的一举一动受到极大关注,青帮中有“四大金刚”之称的人物,黄金荣与顾竹轩正是其中两位,上海解放后,两人的结局截然不同,引发了不少人的注意。 黄金荣早年出身微贱,但因机缘巧合进入法租界巡捕房工作,后凭借与外国人的关系爬升为督察长,他以此为基础,在上海控制鸦片生意,开设赌场,网罗打手,坐大势力。 他在帮会中地位极高,结交政界、警界要人,形成黑白通吃的格局,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黄金荣动用手下大批打手,协助蒋介石清剿共产党人。 他直接参与了许多逮捕与迫害事件,引发社会极大反感,抗战期间,黄金荣虽未直接投靠日本人,但也未有明确抗日作为,仍延续旧日的黑帮经营。 解放军进入上海时,中央即定下方针:对帮会人物,视其表现而定,愿意接受改造、未犯大罪者可宽大处理,黄金荣虽年事已高,但他在旧上海所做之事恶名远播,民愤极大。 市政府与公安部门在掌握其过往行为后,要求其写下认罪书,接受劳动改造,每日清晨,街头巷尾总能见到这位昔日的上海霸主,穿着旧布衣,手持扫帚清理街道。 他曾经耀武扬威,如今却成为旧秩序垮塌的象征,这一安排既是政策的体现,也是向广大市民说明新政权依法治市、清算旧恶的决心。 顾竹轩的出身则与黄金荣不同,他出生于江苏盐城,家境贫寒,年少时只身来到上海拉黄包车谋生,生活艰辛,他为人仗义,不惹事但护短,因此在同业中逐渐有了口碑。 后来机缘巧合下,他受雇于德国人经营的黄包车公司,勤恳踏实,不久便获得信任,管理起公司业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老板被迫离华,他趁机盘下公司,自立门户,成立“顾氏车行”,经过几年经营,他手下车夫发展到上万人,成为闸北地区的黄包车行领头人。 顾竹轩进入青帮,是通过拜刘登阶为师成为“通”字辈人物,辈分还在杜月笙之上,他与黄金荣虽为同门,但实力悬殊,为拓展影响,顾竹轩主动拜黄金荣为“先生”,结成名义上的上下关系。 顾竹轩在上海滩经营多年,除车行外,还投资舞台、茶楼、饭店、轮船等产业,逐渐跻身富商之列,抗战爆发后,他拒绝出任日伪维持会职务,并将自家经营的天蟾舞台改作难民收容所,收留流离失所的平民。 他曾多次向新四军提供药品与资金支持,甚至把自己年仅十五岁的儿子送去延安,鼓励其为国家出力,解放战争期间,他曾为地下党提供联络点,并安排人员接送重要文件,掩护党员身份。 他的戏院成为秘密据点,许多革命者在此得以藏身,他并不在公开场合标榜自己,而是默默做事,他与共产党保持合作,背后提供便利,从未主动要求回报。 上海解放后,市政府对顾竹轩的过往展开调查,名单中本已有其名,属于需要处理的重点人物之一,然而陈毅市长在阅览名单后特地在其名字上标注“此人不可动”。 当时副市长曾提出顾竹轩在“四一二”政变中亦有牵涉,不应免除调查,陈毅坚持认为应全面看待个人历史,既看过去错误,也要看后来改正与贡献。 顾竹轩早年虽曾助黄金荣打压革命,但自1937年起立场转变,不再参与迫害,转而协助抗战与革命工作。 他所建立的车夫体系与戏院网络在上海解放中起到了稳定作用,不少地下党成员曾受其保护,安全逃过搜捕。 顾竹轩在得知自己不会被清算时,并未公开炫耀,而是更加谨慎行事,他配合新政府安排,主动交代帮会组织情况,协助整治社会秩序,他所影响的数千名旧部,多数也未再闹事。 他的存在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缓冲作用,他在随后召开的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中,被特邀列席,以象征对其历史功过综合评估后的肯定。 黄金荣与顾竹轩的命运分野,不仅是两人性格与选择的不同,更是政策执行中“区别对待”原则的真实体现,共产党在处理旧势力时,不是一味打压,而是区分敌我、分清主次、分析前后。 在清算罪行的同时,也重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顾竹轩被保留下来,不是因为身份,而是因为他确实在关键时期站到了对的一边,黄金荣虽也服从安排,但旧账太多,难以不受处罚。 这场对“青帮大佬”的清理行动,既清算了历史,又稳定了社会,也为新政府在上海的立足打下了基础,现实证明,历史不仅记录个人的沉浮,也检验每一个人面对变局的抉择,谁与人民同行,谁就能赢得生路。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黄金荣——百度百科 顾竹轩与天蟾舞台——新民晚报
上海解放后,青帮大佬黄金荣被迫扫街以示悔改,然而和黄金荣并称“青帮四大金刚”的顾
如梦菲记
2025-07-04 15:24:40
0
阅读:53
用户10xxx53
黄金荣应该跟老杜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