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初,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云南省主席卢汉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前来。张群给卢汉打电话说:“蒋先生与你有要事相商,你还是来吧!各方面人士都来了,就等你呀!身体不适,开完会后在重庆休息几天,这里有名医也可治疗。” 卢汉出生于云南昭通炎山的一个彝族奴隶主家庭,从小就表现出军事天赋。1911年,他与同乡龙云一起参加了四川魏焕章部同志军,随后投入滇军,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1912年5月,卢汉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步兵科学习,为日后在滇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滇军期间,他表现出色,逐步获得重用和提拔。 1927年的蒙自政变中,卢汉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当时龙云被关押,卢汉成功逃脱后在滇西元谋重整旗鼓,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二师师长。 他率部解救了龙云,并协助龙云登上云南省务委员会代理主席的位置,这一举动奠定了两人之后长期的政治联盟关系。 抗日战争爆发后,滇军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卢汉担任军长职务。在战场上,他率部英勇作战,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10月,蒋介石对云南省政府进行改组,将龙云调往重庆担任军事参议院院长,任命卢汉为云南省政府主席。这一任命看似重用卢汉,实则暗藏玄机。 当时卢汉正在越南受降,无法立即返回云南。蒋介石任命卢汉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安抚云南民众和地方势力,而实际上他打算让亲信李宗黄掌控云南的实权。 李宗黄在云南大肆排除异己,镇压民主运动,逮捕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他还在云南各地安插特务,导致云南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卢汉于11月5日从越南飞往重庆觐见蒋介石。他提出辞职请求被拒绝后,又要求设立云南省保安司令部,再次遭到蒋介石否决。 蒋介石坚持要求卢汉与李宗黄合作,设立云南警备司令部,意图通过"一政一军、一文一武"的方式遏制云南地方势力。这种权力格局的设计显然不利于卢汉掌控云南局势。 然而,1945年12月1日爆发的"一二一"运动,彻底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在强大的群众运动压力下,李宗黄被调离昆明,卢汉终于获得了重新掌握云南政权的机会。 1946年春天,蒋介石又采取新的控制手段,将滇军的两个军调往东北参加内战,实质上是削弱卢汉的军事力量。为了重获兵权,卢汉开始筹组云南省保安司令部,试图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实力。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渡过长江,国民党统治区节节败退。这一重大军事胜利也影响了云南的政治格局,使得原本依附于国民党的地方势力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立场。 在这一背景下,原云南省主席龙云公开发表声明,表明与蒋介石决裂的态度。 蒋介石意识到云南作为西南地区最后的战略要地的重要性,开始加强对云南的军事部署。他命令驻滇各部队加强戒备,同时派遣更多特务人员进入云南。 面对这种局势,蒋介石于1949年8月14日率蒋经国、毛人凤等人经广州飞抵重庆,召见胡宗南、宋希濂与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群,商议部署西南防线。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巩固西南地区,将其作为最后的抵抗基地。 在这个关键时刻,蒋介石紧急召集西南各省长官在重庆开会。面对这个命令,卢汉以身体不适为由,派省府秘书长和省府委员代替出席。 蒋介石多次通过张群向卢汉施压,要求他必须亲自参加会议。张群以私交劝说卢汉,强调事关国家安危,希望他即使带病也要出席。 经过深思熟虑,卢汉最终决定前往重庆。在出发前,他向亲信表示这次重庆之行可能凶多吉少,并对后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了安排。 在重庆会议期间,蒋介石对卢汉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策略。他一方面允诺扩编云南保安部队,拨付军费和武器装备,另一方面要求卢汉必须接受中央军进驻云南。 这次重庆之行,卢汉表面上接受了蒋介石的条件,但实际上他已经在筹划其他行动。这种表面服从实则另有计划的策略,为后来的云南起义创造了条件。 从重庆返回昆明后,卢汉开始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面对国民党要求将军事机关迁往昆明的请求,他以云南财政困难为由坚决予以拒绝。 这个时期,国民党在昆明展开了大规模的"整肃"行动,逮捕了大量进步人士和地下党员。卢汉暗中采取行动,提前通知了一些重点监控对象,使他们及时转移。 在毛人凤主导的镇压行动中,卢汉采取了迂回策略。他利用与李宗仁的关系,成功营救了数百名被捕人员,有效减轻了白色恐怖带来的损失。 1949年12月初,随着全国解放形势的发展,卢汉加快了起义的步伐。他通过秘密渠道与中共地下组织建立了联系,开始具体筹划起义行动。 起义的第一步是控制昆明市的军事要地。卢汉调动了可靠的部队,对机场等重要设施进行了部署。 在起义行动中,卢汉采取了一个巧妙的策略。他以召开会议为名,将国民党的重要军政人员请到一起,然后实施软禁。 这个行动成功控制了包括李弥、余程万在内的多名国民党高级将领。通过这种方式,起义部队避免了可能的武装冲突。
1949年8月初,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云南省主席卢汉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
爱吃凉历史
2025-02-15 21:39: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