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刘星的姥姥”孙桂田用积蓄买下了一套四合院,位置坐落在故宫旁,总价两万六。多年后,这套四合院却成了斩断她与子女关系的刀刃。 1942年,孙桂田出生在北京一个富商家庭。那时的她衣食无忧,父亲的生意兴隆,家里有三个太太,但只有她这一个孩子。 两岁时,生母因病离世,由父亲的大太太抚养。这位大太太待她如亲生女儿,从不苛责,反而和父亲一样疼爱有加。 可是好景不长,十岁那年父亲突然离世。家里的生意无人打理,渐渐入不敷出。 十四岁那年,在北大荒唱戏的舅舅给了她一个机会。舅舅所在的剧团正在招收演员,她便毅然决然地离开北京,踏上了学习戏曲的道路。 初到北大荒时,她身段样貌俱佳,性格也讨人喜欢。很快,她就在团里站稳了脚跟,跟着老师们学习戏曲的基本功。 在剧团里,她遇到了比自己大六岁的严老师。两人因戏结缘,在众人的撮合下组建了家庭,生育了一儿一女。 生活本该平静地继续下去,但北京的大太太身体出现问题。为了照顾这位将自己拉扯大的长辈,孙桂田不得不回到北京。 这一别,夫妻俩就此开始了分居生活。随着时间推移,剧团也宣布解散。孙桂田想把丈夫和孩子接到北京团聚,但严老师舍不下东北的家人。 最终,这段婚姻走到了尽头。孙桂田选择净身出户,只带着一双儿女重新开始。 回到北京后,因为长期不在本地,她成了"黑户"。这个身份让她找工作处处碰壁,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1980年代初,个体户逐渐被允许经营。孙桂田看准时机,决定做生意。但开店需要启动资金,她四处碰壁,银行看她家境不好,连2000元的贷款都不愿意给。 好在朋友伸出援手,借给她2000元。有了这笔钱,她开始了个体户的创业之路。 开店第二天,她遇到一对兄妹,手里拿着彩色贺卡。当时这种贺卡在市面上很少见,她提出了"早上寄卖,晚上结账"的合作方式。 这种诚信经营的方式赢得了兄妹的信任。随着合作深入,她的生意越做越大。这些独特的贺卡供不应求,让她积累了第一桶金。 1980年,二万六千元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这笔投资堪称慧眼独具。这套位于故宫旁的四合院,成为了孙桂田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随着生意越做越好,她又陆续购入了两套四合院。这三套四合院的位置都十分优越,价值也在不断攀升。 1997年,一个意外的机会让她重返演艺圈。当时,导演冯小刚正在筹拍电影《甲方乙方》,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拍摄场地。 恰好,孙桂田的干儿子傅彪在剧组担任演员。他向导演推荐了孙桂田的四合院作为拍摄地点。 冯小刚实地考察后非常满意。得知孙桂田曾是戏曲演员后,导演当即决定给她安排了一个"二舅妈"的角色。 这次客串演出,让孙桂田重新燃起了对表演的热爱。从此,她开始接拍更多的影视作品。 转眼到了2002年,她迎来了演艺生涯的巅峰。在热播剧《家有儿女》中,她饰演刘梅的母亲,也就是刘星的姥姥。 这个角色亲切可爱,深受观众喜爱。六十岁的孙桂田因此获得了"国民姥姥"的称号。 她的表演事业开始走上正轨,陆续参演了《倒插门》等多部作品。每个角色都凝聚着她对表演的理解和热情。 从戏曲演员到个体户,再到电视剧演员,她的人生经历了多次转折。而那套价值二万六的四合院,成为了她重返演艺圈的关键。 2005年,为她牵线搭桥重返影视圈的干儿子傅彪因病离世。这个消息让她十分悲痛,但她依然坚持在演艺事业上继续前进。 随着年龄增长,她在荧幕上饰演的大多是慈祥的母亲或是和蔼的长辈。这些角色与她的年龄和气质都十分相符。 从北大荒的戏曲舞台到北京的影视圈,她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变。期间虽然经历波折,但最终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成功。 如今的孙桂田仍然活跃在影视圈。年近八旬的她依然保持着对表演的热情,继续为观众带来新的作品。 她的新作《能有多大事》已经开机,即将与观众见面。这部作品再次展现了她在演艺事业上的持续活力。 随着年龄增长,孙桂田开始考虑财产分配的问题。她有三套四合院,也有三个子女,原本打算一人一套,皆大欢喜。 大女儿和儿子都已成家,但他们对四合院并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四合院是平房,不如现代化的商品房实用。 尊重子女的选择,孙桂田为大女儿和儿子各买了一套商品房。至于自己居住的四合院,她准备留给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小女儿。 北京的房价在这些年不断上涨,四合院的价值更是翻了几十倍。原本价值二万六的四合院,如今已经价值连城。 房价的暴涨让这些四合院成为了香饽饽,大女儿和儿子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对这些四合院产生了强烈的争夺意愿。 面对子女之间的争执,孙桂田提出了警告。她表示如果子女之间继续为了财产争吵,那么谁也得不到这些房产。 这句话引发了更大的家庭矛盾。大女儿一气之下,直接与母亲断绝了关系。 命运似乎在跟这个家庭开玩笑,就在孙桂田76岁那年,她的儿子因肿瘤去世。失去儿子的打击,让这位老人备受煎熬。
1980年,“刘星的姥姥”孙桂田用积蓄买下了一套四合院,位置坐落在故宫旁,总价两
爱吃凉历史
2025-02-05 19:36: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