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吃饭时觉得这菜有点过于咸了,于是便把这厨师叫到跟前问道:“你这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2-02 21:34:14

1954年,毛主席吃饭时觉得这菜有点过于咸了,于是便把这厨师叫到跟前问道:“你这厨师贵姓呢?”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的稳定让底层百姓得以翻身做主人。韩阿富这位出身于贫困家庭的绍兴厨师,在变革的大潮中,凭借精湛的厨艺和朴实的品格,踏上了一条意想不到的非凡之路。 1953年冬天,一辆专列驶入杭州,毛主席入住刘氏庄园,开始主持新中国宪法的起草工作。为保障主席的饮食起居,地方政府着手寻找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韩阿富作为楼外楼的一名厨师,因其手艺被推荐担任这一重任。 刚到刘庄时,韩阿富并不清楚自己服务的对象是谁。直到一次西湖边捞鱼时,他与毛主席偶然相遇,才意识到自己正为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人服务。 首次与主席面对面,韩阿富内心忐忑,却因主席的亲切平易迅速放下了拘谨。从此,他竭尽全力烹制美味,尤其是那道著名的西湖醋鱼,让主席赞不绝口。 韩阿富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贫寒家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15岁那年,他被送到杭州的一家小酒馆做学徒。酒馆里的客人鱼龙混杂,经常有地痞流氓闹事。 有一次,韩阿富不小心得罪了一个有钱有势的纨绔子弟。那人恼羞成怒,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围住了酒馆,要把韩阿富揪出来教训一顿。年轻的韩阿富吓得浑身发抖,幸亏酒馆老板出面相劝,事态才没有进一步恶化。这件事给韩阿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更加谨慎小心地对待每一个客人。 尽管生活艰苦,但韩阿富并没有气馁。他发奋学习厨艺,很快赢得了师傅的赏识。凭借过硬的手艺,韩阿富进入杭州一家大饭店工作。 然而在大饭店,韩阿富经常遭到客人的刁难,脾气暴躁的富商动辄找茬。这些不如意让韩阿富备受打击,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几经辗转,35岁那年,韩阿富攒够了钱,在杭州开了一家小饭馆。他对食材精挑细选,对每道菜都精雕细琢,很快便凭借物美价廉的特色小吃在当地小有名气。饭馆的生意越来越好,韩阿富的厨艺也越来越精湛。 1953年底,毛主席为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来到杭州。 作为楼外楼的首席大厨,韩阿富被选中为主席做菜。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韩阿富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主席满意。 经过精心斟酌,韩阿富决定为主席做一道西湖醋鱼。 这是他的拿手菜,曾多次得到食客们的交口称赞。 让韩阿富没想到的是,杭州最近武林门市场居然断了西湖银鱼的供应。没有新鲜的银鱼,醋鱼的滋味就大打折扣。、眼看做菜的时间越来越近,韩阿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托人寻找银鱼的下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主席来杭州的前一天,韩阿富终于从一个老渔民那里搞到了一些上好的西湖银鱼。 有了合适的食材,再加上韩阿富精湛的厨艺,这道西湖醋鱼果然没有让主席失望。 就在韩阿富暗自庆幸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召见让他受宠若惊。原来主席对他的手艺十分赞赏,专门把他叫去面见。 见到主席的一刻,韩阿富紧张得浑身发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主席却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他的醋鱼味道不错,就是咸了那么一点点,还以为他姓咸呢。 韩阿富这才意识到主席是在和他开玩笑,连忙赔着笑脸解释自己姓韩。 主席似乎对他这个朴实的厨师很有好感,当即邀请他去北京,做自己的专职厨师。韩阿富喜出望外,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1954年春,韩阿富被调入中南海,为主席长期服务。初入北京,他对这一荣誉充满自豪。 然而,中南海严格的纪律和他不熟悉的北方生活,让这位来自江南的厨师感到局促和不适应。尽管同事们热情接纳他,但内向的性格加剧了他的思乡情绪。 在这种矛盾中,他最终选择回到杭州。然而,他的“逃兵”行为引起了组织的重视。 曲琪玉局长严肃地指出他的行为违反了纪律,并耐心开导他。韩阿富在检讨过后,重新回到北京,开始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毛主席的饮食习惯朴实无华,对菜肴的要求不高,却对厨师们关怀备至。 他常以幽默的方式提醒厨师改进菜品。例如,韩阿富一次盐放多了,主席便风趣地称他为“咸师傅”。这种轻松的氛围,化解了工作中的紧张,也让韩阿富更加用心调整菜肴的口味。 晚年的主席爱吃叫花鸡,而粉蒸肉则是他的另一喜爱。 韩阿富逐渐摸索出主席的饮食偏好,总是细心地调整菜品,既满足主席的喜好,又兼顾健康。每当主席幽默地提到菜肴时,他的厨房团队总能听出老人家背后对他们的认可与信任。 几十年的厨房岁月,韩阿富见证了主席的平易近人和睿智幽默。 在主席身边工作的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做人风范。即便退休后,他仍与曾经的同事们保持联系,共同缅怀那些难忘的岁月。 泽园酒家,成为韩阿富退休后的一方归所。他常在这里亲自下厨,为曾经的同事和主席的子女烹制美食。 这些聚会,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成为承载那段特殊历史记忆的缩影。 韩阿富的厨艺,不仅满足了毛主席的味蕾,也在时代的餐桌上烙下了温暖的印记。 他以一位厨师的身份,用真心与勤劳为国家服务,用汗水浇灌出了无数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瞬间。

1 阅读:262

评论列表

人民大徽狼

人民大徽狼

3
2025-02-02 23:23

没有解释清楚:吴语中,咸与韩,读音相近。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