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上海滩》即将开拍,导演邀请郑少秋出演许文强,郑少秋拒绝了:“对不起

爱吃凉历史 2025-01-31 12:35:28

1980年,《上海滩》即将开拍,导演邀请郑少秋出演许文强,郑少秋拒绝了:“对不起,我受伤了,演不了!”导演急了:“你演不了,我怎么办? 1980年,香港湾仔,一个18岁的年轻人正在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重要抉择。他叫周润发,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没有完成中学学业,只能在社会上谋生。 在成为演员之前,他做过洗车工,这份工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有一次,他不小心划伤了一辆客人的豪车,车主不仅对他动手,还侮辱说他这辈子都买不起这样的车。 就在这个时候,TVB第三期艺人培训班开始招生。周润发听说这个消息后,向朋友借了五元钱报了名,这五块钱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与后来同样成为演艺圈名人的吴孟达成为了同班同学。 培训结束后,由于身高不够出众,周润发只能在剧组担任跑龙套的角色。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想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 每天上下班时间,他都会穿着整齐的西装,站在TVB大楼的电梯口,对每一个进出的人微笑问好。这个举动看似简单,却让许多TVB的高层都记住了这个年轻人。 他的转机出现在一次港姐宣传片的拍摄中。当时负责拍摄的林燕妮需要一位形象俊朗的男主角,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每天在电梯口微笑打招呼的年轻人。 这次机会让周润发开始逐渐进入TVB高层的视线。虽然依然只是担任配角,但他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用专业的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 在这段时期,周润发经历了许多生活的磨练。从洗车工到跑龙套,从默默无闻到逐渐被人注意,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塑造《上海滩》中的许文强角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些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成为了他表演的养分。 1980年,TVB的高层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经过十年的发展,武侠剧市场已经达到饱和,观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 为了突破这个瓶颈,TVB决定尝试拍摄一部以民国为背景的电视剧。选择上海租界作为故事背景,不仅能展现那个特殊年代的风云变幻,也为剧情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这部剧本最初是为郑少秋量身打造的。当时的郑少秋凭借《书剑恩仇录》和《楚留香》等作品已经声名鹊起,是TVB的当家花旦。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上海滩》准备开拍时,郑少秋因为在拍摄其他剧集时受伤,无法担任许文强一角。面对这个突发情况,导演一时陷入了困境。 在这个关键时刻,郑少秋向导演推荐了周润发。这个推荐让周润发获得了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然而,《上海滩》的拍摄并不轻松。由于资金有限,剧组无法前往上海实地取景。所有的外景戏份都只能在香港街头完成。 剧组的工作人员开始在香港寻找能够体现上海租界风情的场景。他们在港岛各处搜寻合适的建筑和街道,努力营造出民国时期上海的氛围。 这种限制反而激发了创作团队的灵感。他们通过精心的布景和摄影技巧,让香港的街道呈现出了独特的上海风情。 摄影师在拍摄时特别注意光线的运用,通过不同的打光方式,营造出了上海租界特有的光影效果。道具组也在细节上下足功夫,每一处布景都力求还原那个年代的特点。 服装设计师为角色们设计了符合民国风格的服装。特别是许文强的风衣、礼帽和白围巾的搭配,成为了这部剧最具标志性的造型之一。 这些创作上的努力最终都转化为了《上海滩》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然拍摄条件受限,但剧组成员的用心和创意弥补了硬件上的不足。 1980年,25岁的周润发在《上海滩》中完美诠释了许文强这个角色。他将自己早期生活中经历的困境和磨难融入表演中,塑造出了一个既温文尔雅又带着几分悲伤的英雄形象。 这部剧的播出立即在香港引起轰动。许文强标志性的风衣、礼帽、白围巾造型,成为了那个时代年轻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0 阅读:529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