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年,朱元璋问朱升想要什么职位。朱升听后扑通跪倒在地,连忙说自己想要告老还

爱吃凉历史 2025-01-23 19:26:04

1369年,朱元璋问朱升想要什么职位。朱升听后扑通跪倒在地,连忙说自己想要告老还乡,不同意就长跪不起。朱元璋又问他有没有儿子,朱升听后老泪纵横。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揭竿而起。走在乱世十字路口的朱升,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元朝时期的朱升曾是个不起眼的小官,科举考试之后在朝廷当差,后来辞官回乡。在安徽休宁,他开办私塾,研究兵书,钻研地理。 1352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朱升的家乡休宁陷入混乱。为躲避战火,朱升选择隐居山林,但他始终关注着天下大势。 到了1357年,已经61岁的朱升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时朱元璋派兵攻打徽州府,朱升冒着危险来到城下,主动劝降守军。 这一举动引起了朱元璋大将邓愈的注意。朱升被推荐给朱元璋后,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 他没有像其他文人那样急于表现才华,而是几次推辞朱元璋的邀请。这种欲擒故纵的态度,反而让朱元璋对他更加重视。 在同一时期,另一位著名谋士刘伯温还在浙江青田老家隐居,甚至还组织团练抵抗各路起义军。两相对比之下,朱升的政治眼光无疑更加敏锐。 朱升看出朱元璋与其他起义首领不同,比陈友谅、张士诚更具有帝王之相。这种判断为他日后的建议奠定了基础。 在辅佐朱元璋的过程中,朱升提出了著名的"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智慧。 "高筑墙"是让朱元璋加强城池防御,既能抵御敌人进攻,又可以向元朝表明自己只是在保境安民。这一招让朱元璋在夹缝中获得了生存空间。 "广积粮"则是为将来的军事行动做准备。朱升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缓称王"更是高明之处。当时的张士诚称帝建立大周,陈友谅称帝建立大汉,结果都遭到元军的重点打击。 朱元璋按照朱升的建议,始终以"保境安民"为名,避免刺激元朝。元军在几次进攻受挫后,转而集中力量对付其他割据势力。 这样的策略让朱元璋得以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发展实力。他通过不断收编各地兵马,逐步扩大地盘,为最后的统一打下基础。 到了1368年,朱元璋已经平定南方,具备了北伐的实力。他派徐达、常遇春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上,一举推翻元朝统治。 这十一年间,朱升的建议为朱元璋在群雄割据的局面中逐渐占据上风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在1357年那个关键时刻的选择。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开始论功行赏。这一年,朱升已经年过古稀。 建立新朝后的论功行赏,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朱升对历史非常了解,他清楚地知道很多开国功臣的下场。 汉朝开国之初,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立下赫赫战功。可是这些开国功臣最后都没有好下场,有的被杀,有的被夺爵。 朱元璋的性格与刘邦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身低微,经过多年征战得到天下,对功臣的态度也都十分复杂。 朱升观察到,在开国之初,淮西勋贵集团已经开始形成。这些军功集团掌握着重要的军权和地方权力。 朱升也看到了刘伯温的处境。刘伯温虽然位居高位,但已经与淮西勋贵集团产生了矛盾,处境越来越危险。 1369年,朱元璋召见朱升,问他想要什么样的职位。这是一个看似恩宠实则危险的时刻。 朱升当即跪倒在地,坚决要求告老还乡。他表示如果皇帝不同意,就长跪不起。 朱元璋又问他有没有儿子。这个问题背后的含义很深,因为在当时,给功臣的子孙封官是常见的赏赐方式。 朱升并没有接受这个暗示。他知道,一旦接受封赏,不仅自己会陷入权力漩涡,子孙也会卷入其中。 在获得朱元璋的准许后,朱升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没有选择回到家乡安徽休宁,而是带着妻子开始了云游四方的生活。 这个决定背后有着深刻的考虑。朱升是开国元勋,他的名字已经记入史册,影响力不容小觑。 如果回到家乡,必定会有很多人来拜访。地方官员需要巴结他,商人想要攀关系,士绅要和他结交。 这种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很多功臣回到家乡后,很快就会形成新的势力中心。 在明朝初年,地方势力过大是朱元璋特别忌惮的问题。他在各地推行各种政策,就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坐大。 一旦功臣在地方形成了势力,就很容易引起朝廷的猜疑。历史上不少功臣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遭到灭门之祸。 朱升选择云游四方的方式,既避免了和地方势力的纠缠,又能实现闲云野鹤的理想。这个选择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这让人想起了汉朝开国功臣张良的选择。在汉朝建立后,张良也选择了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张良被后人称赞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在功成身退方面的选择,也成为后世谋士的典范。 1370年,朱升在江苏盐城去世。他选择在这里安息,而不是回到家乡休宁。

0 阅读:207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