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真实的地道战到底是什么样的?与影视剧里都有什么差别呢?有人说,这是在日寇的“三光”政策下,硬生生逼出来的战斗奇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光政策是日寇的一种军事策略,展开来说,第一是烧光,烧村庄,烧粮食,以及一切可以毁坏的事物。 第二是杀光,屠杀人民群众,尤其是那些支持抗战的群众,第三是抢光,抢夺群众手里有价值的物品。 三光政策主要针对平民,目的是震慑群众,挖掘群众的抗战意志,进而削弱抗日战士的战斗力。 三光政策最大的实施地点在华北,1940年,由彭老总领导的百团大战就是“三光”下逼迫的“产物”,这场战役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但随之而来的,是日军大肆的报复。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日寇的三光政策下,我国军民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往后的两年时间里,冀中前后遭遇了五次日寇的侵袭,每次日寇前来扫荡,当地民众就只能靠躲,而地道,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 地道的“前身”其实是藏身洞,日寇前来扫荡的时候,有的会躲到野外,有的来不及跑,干脆就躲到地窖里,有的胆大的,可能直接躲进墓穴里。 可是,这些地方还是不够隐蔽,怎么办呢?民众们就开始挖“藏身洞”,这种洞并不大,深度一般也就两三米,仅够一两个人藏身,因为躲进去后就像是冬眠的青蛙,人们都叫它“蛤蟆蹲”。 可这种“蛤蟆蹲”也有漏洞,天冷的时候,洞内外的冷暖空气一接触,容易在洞口处结出一层冰霜,还是容易被日寇发现。 怎么办呢?那就对藏身洞再次改造,把洞口选择在隐蔽的地方,同时,洞身加深,从另一侧再挖出一个相通的洞口来。 慢慢地,地道越来越深,越来越长,有的还挖出了“真假洞”,就算真洞被发现了,日寇以为没人,也就走了,其实人都藏在了假洞里。 而如果假洞也被发现了,那人们可以借助地道的贯穿性,从另一个洞口中逃出。 可这样的地道还是有缺点的,它偏向于“被动防御”,一旦被日寇发现,只要逃不出来,基本只有死路一条。 日寇指挥官冈村宁次曾这样说:“对冀中平原的共军,虽然多次剔抉,但其地下组织仍然隐蔽于群众中利用地道防止消灭。一有机会就袭扰,最可怕的是地下还有一个冀中。” 在与日寇的斗争过程中,时任中共冀中区党委书记的程子华看到了地道的长处,在他的带领下,冀中军民开启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挖地道活动。 经过几年的升级和改造,地道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战术”,组织给地道的下了多个定义,比如说要好藏、好打,要防水、防毒,要通畅,各个地道要形成交叉火力。 冀中地区有一个名叫冉庄的地方,这里的民兵就特别擅长地道战,著名抗战电影《地道战》,就是根据冉庄军民们的事迹改编而来的。 实际上,地道除了可以藏身和战斗外,还能储存粮食和武器装备,更有意思的是,组织消息的传递,有时候也要依靠地下交通线。 在那八年的抗战中,冀中地区的地道到底有多少,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截止到1944年底,光是统计在内的地道长度就超过了1.2万公里。 地道是人民群众用血和汗换来的,这是一座“地下长城”,更是一个战斗奇迹。
抗日战争中真实的地道战到底是什么样的?与影视剧里都有什么差别呢?有人说,这是在日
小博大史
2025-01-16 15:50:3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