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11日,河南确山,随着四野大军的铁流滚滚南下,一对兄妹站在路口,手

小博大史 2025-02-11 17:14:26

1949年3月11日,河南确山,随着四野大军的铁流滚滚南下,一对兄妹站在路口,手中紧握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焦急地向经过的战士们问道:“俺爹叫马尚德,他当年也是红军,大高个,你们认不认识?” 战士们纷纷摇头,他们并不清楚马尚德是谁。如果他是红军的战友或干部,应该会被认出来。然而,战士们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而他们此时还不知道,马尚德其实就是抗日名将杨靖宇。 马尚德,本名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确山的一个贫困家庭,父母皆为不识字的农民。尽管家庭困顿,父母始终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省吃俭用将他送去上学。马尚德的少年愿望十分简单,他希望能学到一门技术,找到一份工作,从而过上安稳的生活。 毕业于纺织学校后,马尚德进入了一家工厂工作,原以为能通过工作改善家中的困境,却不料遭遇了日本侵略者的压榨。日本商人将工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克扣工资,随意解雇,工人们的日子苦不堪言。 在此困境下,马尚德深感反抗的必要性。他曾被地主压迫,现在又被军阀和日本人剥削,心中的反抗情绪愈发强烈。正值罢工运动爆发,马尚德毅然加入其中,争取工人的权利与自由。 他加入了中国共青团,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启蒙,逐渐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锤炼,马尚德回到家乡,积极领导农民运动,并为河南省的土地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父母为他的成长与奋斗感到无比自豪,而马尚德也在此期间收获了爱情,组建了家庭,儿女双全。 然而,命运捉弄,1929年,马尚德被组织调派前往东北抚顺。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得不与妻子、年幼的孩子以及年迈的父母告别,舍小家为大家,投身革命事业。 直到1949年3月11日,原本应该回家的马尚德未能如约归来。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的队伍经过河南确山,战士们身着简陋的制服,但气宇轩昂。路边的群众热情地迎接解放军,许多家庭的子女参军后失联已久,因通讯不便,他们无法得知亲人是否安好。许多人都忍不住上前询问,期待能得到一丝消息。 解放军的战士们亲民耐心,耐心回应着群众的提问。就在这时,路口站着一对青年男女,男孩高大挺拔,手中举着那张泛黄的旧照片,激动地问道:“俺爹叫马尚德,他也是红军,你们认识不?”

0 阅读:64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