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氢键本质的认识及教学策略——基于2023年辽宁省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芦峰, 张建钊, 梁佳祺 摘要:学科知识本质的理解问题是学科教学中的基本问题。2023年,辽宁省高考化学试题中的一道试题考查了氢键的本质问题,引发了热议。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高中教师对氢键知识的理解情况。在深入分析高中化学教材和大学化学教材基础上,剖析了对氢键本质认识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氢键认知偏差学科理解 一、问题提出 (一)由化学高考题引发的争议 2023年辽宁省高考化学试卷中的第17(2)题如下: 噻吩的沸点低于吡咯的原因是__________。 该题考查噻吩和吡咯的沸点差异的原因。标准答案指出吡咯分子间存在氢键而导致其沸点高于噻吩。然而,试题公布后,一些高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疑虑集中在吡咯分子间是否存在氢键。提出质疑的教师认为,形成氢键的电负性原子必须具有孤对电子,且与电正性的H原子轨道重叠。但是吡咯分子中氮原子的非杂化p电子对参与了吡咯环的π键的形成,因此吡咯分子间不存在氢键。这就对该高考试题的科学性产生了质疑,认为该题不严谨。
关于氢键本质的认识及教学策略——基于2023年辽宁省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芦峰,张
化学圈李先生
2024-02-06 12:04: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