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认知模型突破结构难点——以杂化轨道理论为例 杨伟勇 摘要:基于认知模型的构

化学圈李先生 2024-02-05 11:03:50

构建认知模型 突破结构难点——以杂化轨道理论为例 杨伟勇 摘要:基于认知模型的构建,帮助学生认识杂化轨道的类型及杂化轨道延伸的知识点(空间结构)、化学键的类型(σ键和π键)等,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具体、更有条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关键词:认知模型空间构型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是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难点内容,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具体呈现。杂化轨道理论本身是很精深的理论,高中化学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杂化轨道理论,能从微观的角度理解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理论模型(VSEPR构型)以及分子的性质(如键角、分子的稳定性等),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很抽象,难以理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该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可见,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杂化轨道和分子空间构型关联的思维模型,从而化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学习更有成效。

0 阅读:1
化学圈李先生

化学圈李先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