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以2020—2022年高考化学全国卷为例

化学圈李先生 2024-02-05 11:03:54

“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以2020—2022年高考化学全国卷为例 鄢斌, 黄琦, 陈前龙 摘要:针对2020-2022年7套高考化学全国卷中“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从试题字符数、题目设置、情境设置和元素载体等进行了试题结构分析,结合人教版(2020年)高中化学教科书,将试题从微粒的结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和元素性质等考查视角进行了解剖。探索出“挖掘试题素材”“聚焦核心概念”“深入知识本质”“突破思维界限”“构建认知系统”等教学启示,发挥全国卷的引领作用,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提供策略支持。 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国卷试题分析教学启示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模块,该部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理解化学的本质,有利于学生从微观视角解释宏观现象。人教版教材从在2003年引入“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结构,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变为所有选考化学学生的必考模块,[1]提升了其重要性。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研究对象是微观物质世界,该模块具有理论性较强、概念较为抽象等特点。[2]引入该模块以来,不少学校和教师选择放弃该模块的教学,以重庆为例,高考选做“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的考生平均只占总考生人数的1/10左右。而今,许多省市的高考化学试题即将不再是“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任选一题,“物质结构与性质”成为必考内容。因此,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高考题对教与学具有重大意义,顺应广大师生所需。 本文以2020-2022年7套高考化学全国卷中“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为研究对象,结合人教版(2020年)高中化学教科书进行分析研究。

0 阅读:0
化学圈李先生

化学圈李先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