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拒不归还安世?中方出手反制,荷兰玩脱了,欧盟开始求饶!
荷兰这次,是真的玩脱了!
此前,荷兰方面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判定闻泰科技涉嫌对荷兰利益构成威胁,进而做出冻结其旗下安世半导体全部资产的决定,还强制解除了中国董事长张学政的职务。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清楚,所谓的风险评估不过是一个表象,这场审查从最初便是一场经过精心谋划的吞并之举。

当年,安世半导体濒临破产边缘,是中国财团慷慨地拿出27.5亿美元将其收购,并调配了上百名技术骨干,全力重建生产线,才使得安世半导体得以起死回生。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安世半导体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成功跃升为欧洲半导体领域的中坚力量,为荷兰创造了上万个工作岗位以及巨额税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没有中国的助力,便不会有如今的安世半导体。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荷兰却做出了令人费解的举动,将这家对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企业,当作向美国示好的“投名状”。根据荷兰法院公开的庭审文件显示,早在几个月前,美国就多次与荷兰外交部进行接触,提出“替换安世的中国籍领导层”的要求。但即便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荷兰经济部长仍坚称:“这是荷兰独立自主做出的决定,并未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甚至还指责“是中国在混淆事实”。
更令人惋惜的是,欧盟毫无保留地为荷兰站台,德国经济部长更是公开表态:“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决定并无任何不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策”。事实上,欧美之间相互抱团的情况由来已久。美国发号施令,欧洲甘愿充当其棋子,对任何可能对他们地位构成挑战的企业都绝不留情。
不过,中国并不会轻易做出妥协,毕竟我们手中掌握着对荷兰至关重要的筹码。德国《商报》援引分析机构Prewave的报告指出:“欧洲所有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的企业,均在使用产自中国的安世半导体芯片。”

在荷兰宣布冻结资产之后,安世中国随即宣布独立运营,并暂停了所有芯片供应。这一举措使得原本抱着看热闹心态的欧洲顿时陷入了慌乱。据了解,多家欧洲车企已致信荷兰官方,郑重提醒称目前剩余库存最多仅能维持60天,诚恳建议荷兰方面最好尽快促使安世恢复芯片供应,否则欧洲车企的多条生产线将不得不面临停产的困境。
对于欧洲而言,若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重新构建完全独立的芯片供应链,预计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以及数千亿欧元的投入。更值得一提的是,制造芯片的关键原料稀土,几乎完全依赖于中国供应。
在此情况下,欧盟似乎彻底醒悟过来,连夜致电中国商务部。据相关消息透露,双方高层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通话,欧盟方面甚至还礼貌地主动邀请中方代表前往欧洲访问,其目的在于尽快修复双方的关系。
然而,盟友关系的逐渐瓦解,并非最令荷兰感到崩溃的事情。他们惊觉,自己费尽心思抢到手的安世半导体,实际上近乎是个空壳,超过70%的核心产能早已被转移至中国东莞。

针对荷兰“偷鸡不成蚀把米”之举,诸多当地媒体严厉批判官方为迎合美国,竟不惜启用自1952年之后便再未动用过的旧法,最终落得个自食恶果的下场。荷兰战略分析师贝内黛塔·吉拉迪无奈地喟叹:“我们几乎已无处可逃。”
荷兰原本以为,置身于中美博弈之间,便可趁机渔利。然而,它却忽略了自身并非这场博弈中能够掀翻棋局的主导者,而仅仅是棋盘上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
在当今时代,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掌控主动权。中国凭借完备的产业体系、深厚的科研积累以及显著的供应链优势,早已不再是那个可以被随意拿捏的对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