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长城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毫末智行被曝原地解散:全员停岗,仅剩现代合作项目收尾

毫末智行员工被曝收到“停岗通知”:11月24日起无需到岗,赔偿方案至今未明确据新浪财经报道,11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与

毫末智行员工被曝收到“停岗通知”:11月24日起无需到岗,赔偿方案至今未明确

据新浪财经报道,11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与知情人士爆料,长城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毫末智行已通过HR口头通知全体员工,自11月24日(周一)起无需到岗上班。这家曾估值数十亿元、连续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的明星企业,如今陷入运营停滞、赔偿方案不明的困境,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毫末智行的前身可追溯至2015年长城汽车成立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部,2019年11月29日正式独立运营。作为长城汽车内部孵化的核心科技企业,毫末智行一度汇聚了长城内部技术骨干及来自百度、华为等企业的顶尖自动驾驶人才,成立后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

该公司巅峰时期员工规模突破千人,曾获美团、高瓴等知名机构投资,并连续入选《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估值一度高达数十亿元。截至2025年,其HPilot辅助驾驶系统3.0版本已搭载于长城汽车旗下魏牌、坦克、欧拉等品牌近20款车型。

然而毫末智行的陨落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事动荡的持续蔓延成为压垮公司的重要稻草。2024年,毫末智行启动大规模裁员,职能部门裁员比例高达三分之一至近半,同期数据智能科学家贺翔离职。进入2025年,核心管理层动荡加剧,董事长张凯深陷离职传闻,技术副总裁艾锐、产品副总裁蔡娜等关键人物相继出走,导致公司技术研发与业务推进陷入停滞。

更为致命的是大股东长城汽车的战略转向。2024年3月,长城汽车宣布与元戎启行达成合作,由后者提供端到端的智能驾驶方案,包括无图城区NOA技术方案,该方案迅速搭载于长城多款主力车型。与此同时,毫末智行在高通SnapdragonRide平台上的研发遭遇瓶颈,技术进度落后于竞争对手,逐渐被长城汽车边缘化。有接近长城智驾部门的人员透露,长城汽车智驾业务已基本剥离毫末智行的技术方案。

同时,据和讯网报道,一位接近毫末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运营基本停滞,公关等职能部门目前处于空缺状态,项目方面,仅余一个与现代汽车的合作项目尚在收尾。有接近长城智驾部门的人员向和讯商业透露,长城汽车智驾部门在业务上已基本将毫末智行的技术方案剥离。

截至目前,长城官方未对此事进行公开回复。

评论列表

木子1978
木子1978 2
2025-11-25 04:44
老板不是说过不是智驾第一吗
不争不显不露
不争不显不露 2
2025-11-25 03:49
劳动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