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7761元补贴,特斯拉起诉无忧传媒,与此前特斯拉批准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计划,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还不是个例,特斯拉一连起诉了30多家企业。
特斯拉还差这点儿钱?是很多网友心里的想法。
特斯拉锱铢必较、店大欺客?
都不是,这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两年之约,限制性条款
这些被起诉的企业,当初购车时,都没有注意到一个限制性的条款。在2年内必须跑满2万公里,才能够拿到补贴。
国家的这个规定,就是防止车企骗取补贴。
2019-2022年正是国内电动汽车补贴的高峰期,为了有价格优势,很多车企采取垫付补贴的方式。
那些冲着优惠购车的企业,忽视了合同中的限制性条件。
相比于私家用车,企业用户从未想过2年内跑完2万公里是一个难题。实际上,除了一些用来跑业务的企业,很多企业在2年内都没有跑完2万公里,更不用说那些只是用来招待客户的企业。

二,特斯拉要集体清算?
根据天眼查等平台的数据,从2025年7月份开始,特斯拉对国内30多家企业提起诉讼。这些企业主要来自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涵盖建筑、制造、文化传媒等行业。
从2024年到2025年初,这些补贴车到了合同约定的期限,特斯拉对在2年内没有跑完2万公里的企业进行清算。因为特斯拉无法从国家那里拿到垫付的补贴,特斯拉也不想当冤大头,自己吃亏。
我们需要跟特斯拉学习,它是有步骤的跟这些企业要回补贴。先是通过特斯拉汽车的车机系统发通知、随后再通过短信、邮件和电话等方式继续发消息,发正式的催款函,如果企业仍没有返还补贴,最后就会发起诉讼。
这也提醒我们,千万别忽视车企发来的任何一条官方信息。

三、一个时代的落幕
这可不是特斯拉一家遇到的问题。很多垫付补贴的车企,都面临这种问题。只不过特斯拉太出名、出手干脆利落,很快被媒体曝光。
一些车企可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或出于人情的考虑,害怕影响未来的销售,可能不会向企业追讨补贴,做出与特斯拉不同的选择,以此讨好客户。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改变,前些年很多车企依靠补贴和概念抢占市场,现在它们必须做出改变,需要凭借产品安全、质量、技术和服务取胜。
对我们消费者来讲,不要再有“薅羊毛”的想法,因为市场已恢复理性。
以前靠补贴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当特斯拉向企业追讨补贴时,意味着补贴时代的终结。
有些网友认为特斯拉的做法,合法但不合情,你认为呢?
图片来源:unsplash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