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饭后犯困?别以为是 “吃撑了”,可能是血管在 “抗议”

很多人饭后总觉得犯困,想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总觉得是 “吃撑了”“消化需要能量”,没当回事。可实际上,饭后频繁犯困可能和

很多人饭后总觉得犯困,想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总觉得是 “吃撑了”“消化需要能量”,没当回事。可实际上,饭后频繁犯困可能和血管淤堵有关 —— 当血管淤堵时,血液黏稠度升高,饭后大量血液流向肠胃帮助消化,大脑供血进一步减少,就会出现犯困的情况。想要摆脱饭后犯困的困扰,就得先明白哪些行为在伤血管、看清身体的预警信号,再用科学的方法调理和预防。

一、这些 “伤血管” 的习惯,让你饭后更困

日常很多习惯,都在悄悄伤害血管,让饭后犯困更明显。比如有些人吃饭吃得太快、太饱,尤其是顿顿吃到撑,会让肠胃负担加重,需要更多的血液来消化,大脑供血减少得更厉害,自然更困;还有人喜欢吃高糖、高脂肪食物,比如糖醋排骨、油炸食品,这些食物会让血液黏稠度升高,饭后血液流动变慢,大脑缺氧更严重,犯困更明显;另外,有些人饭后马上坐下或躺下,不活动,血液流动变慢,大脑供血一直处于不足状态,犯困的时间会更长;甚至有人晚上熬夜,睡眠不足,白天本身就容易困,饭后大脑供血减少,犯困的情况会更严重。

二、除了饭后犯困,这些 “饭后信号” 也要警惕

血管淤堵时,饭后还会出现其他异常信号,不止犯困。如果发现饭后除了犯困,还伴有头晕、头痛,可能是血管淤堵的程度加重了;有些人饭后会觉得胸闷、气短,需要深呼吸才能缓解,这是因为饭后血液流向肠胃,心脏供血减少,血管淤堵导致心脏供氧不足;更要注意的是,若饭后犯困的同时,还出现一侧手脚没力气、说话含糊,哪怕很快缓解,也可能是脑血管淤堵的预警,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关注;另外,有些人饭后总觉得腹胀、消化不良,而且犯困时间越来越长,也可能和血管淤堵影响肠胃供血有关,别只当成 “肠胃不好” 来处理。

三、中西结合调理,让血管 “饭后不犯困”

想要改善因血管淤堵导致的饭后犯困,中西结合调理很有效。西医会通过检查(如血管超声、血脂检测),明确血管是否有淤堵或血液黏稠度是否过高,再用药物治疗,比如用降血脂的药让血液变 “清”,改善血液循环;中医则会从 “健脾和胃、活血化瘀” 入手,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具有活血通络功效的药物,同时搭配健脾中药(如山药、茯苓),减少饭后血液向肠胃的过度集中,兼顾血管疏通与肠胃功能改善。

尤其在脑病防治中,中西医结合是常用策略。若饭后频繁出现头晕、单侧手脚发麻等信号,可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使用丹红注射液等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功效的中药,辅助改善脑部微循环,降低脑血管疾病风险。

四、做好这些事,血管通畅饭后不困

想要远离饭后犯困,日常养护血管很重要。首先要调整饮食习惯,吃饭时细嚼慢咽,吃到七八分饱即可,避免吃太饱;少吃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肠胃负担;其次,饭后别马上坐下或躺下,可散步 10-15 分钟,促进血液流动,减少大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但避免剧烈运动;作息上,晚上 11 点前睡觉,保证充足睡眠,白天精力更充沛,饭后不容易困;运动上,每天进行适量运动,比如快走、慢跑,30 分钟左右,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黏稠度;在日常养护基础上,可结合中西结合方式调理,改善血液循环;定期体检,尤其是饭后频繁犯困的人,每年查一次血管相关检查,早发现问题早调理,让血管通畅,饭后不困,下午更有精神。

饭后犯困绝非小事,别再简单归因为 “吃撑了”。及时改掉伤血管的习惯,读懂饭后的异常信号,通过中西医结合调理与日常养护,让血管保持通畅,血液分布更均衡,饭后大脑能获得充足供血,才能摆脱犯困困扰,下午更有精力投入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