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83万“赌石”惊天骗局!直播间里的“缅甸人”竟是街上拉来的演员

手电筒照射下的“翡翠原石”闪烁着诱人的绿光,直播间里“缅甸人”与主播激烈砍价,镜头外还有铁丝网背景——这一切看似真实的赌

手电筒照射下的“翡翠原石”闪烁着诱人的绿光,直播间里“缅甸人”与主播激烈砍价,镜头外还有铁丝网背景——这一切看似真实的赌石现场,其实都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

“月黑风高,几个‘缅甸人’翻山越岭来云南边境交原石,旁边还能看到铁丝网……”这不是电视剧镜头,而是一个直播间的日常画面。

浙江宁波的陈女士就是被这样的直播内容所吸引,四年间在一个直播间里投入283万元,购买了30多块所谓的“翡翠原石”,梦想着能开出价值连城的“冰种”、“帝王绿”翡翠。

当她收到的却是一堆廉价的石头时,才恍然大悟:自己不是参与了赌石,而是参与了一场被“赌”的戏。

01 直播飙戏,骗局布局精密

“缅甸人开出高价售卖,主播在现场砍价,从几百上千万砍到几千上万。”这样的戏码,每天都在这些直播间上演。

主播们拿着手电筒照射原石,用夸张的语气声称,“这些都是能开出冰种、帝王绿的翡翠。”

直播间背景往往设置在看似边境的地方,旁边还有铁丝网,让人不由得相信这是在缅甸边境进行的真实交易。

更加令人信服的是,基本每块石头都有人买下。这种热闹的场面,让屏幕前的陈女士也心动不已。

她陆续向一位身在云南的主播购买了不少原石,前后共计投入283万元巨款。

02 真相大白,全是廉价石头

当这些所谓的“翡翠原石”被送到家中,陈女士瞬间傻了眼。

这些在直播间里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宝贝,竟然只是一堆廉价的石头。

四年来,陈女士和丈夫一直与对方联系,要求协商退款,但对方始终找各种理由推脱。

夫妻俩甚至不辞辛苦,亲自找去云南当地追讨,但这283万元如同打了水漂,始终没有要回来。

无奈之下,今年6月,陈女士终于向宁波镇海庄市派出所报警求助。

03 警方出手,揭开骗局内幕

接到报警后,庄市派出所联合分局刑侦大队迅速展开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直播间里的那些原石,其实都是主播自己的。而所谓从边境过来的缅甸人,都是他们从街上随便拉来的演员。

直播间里出现的边境铁丝网,也并非真正的国境线,只是云南当地水库或山头上的普通铁丝网。

而那些看似热情下单的买家,基本都是主播雇来增加热度的水军。

“他们拿品质好一点的原石,放在直播间里,把品质差的原石寄到受害者家中。”

这一操作揭秘了为何直播间里的原石总是看起来那么完美,而消费者收到的却是劣质品。

04 跨省追赃,挽回巨额损失

今年10月,镇海警方远赴云南瑞丽,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将陈女士被骗的283万元全部追回。

近日,陈女士和丈夫特意送来锦旗和感谢信,向辛苦办案的民警表达感激之情。

案件目前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这并不是孤例。近年来,类似的“赌石直播”诈骗案件时有发生。

江苏省检察院也最近发布提醒,指出“赌石直播”是一种新型网络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部分群众“一夜暴富”的心理,通过网络平台以赠送玉饰、低价销售“翡翠原石”等方式吸引关注,引导顾客至第三方直播间实施诈骗。

05 骗术揭秘,警惕一夜暴富陷阱

这些诈骗团伙的成员分工明确,主播负责操控所谓“赌石”结果,“水军”则营造抢购、赚钱假象。

甚至还有人冒充专家、收购商,用虚假证书和话术骗取信任。

实际上,这些原石多为染色、拼贴的劣质品。诈骗分子最初常常让受害人小额获利,诱使大额投入后便卷款消失。

河池市公安局金城江分局反诈中心民警提醒,网上交易务必牢记“灵魂三连问”:

掏钱前,问问自己对面是“高富帅”还是伪装的骗子?转账前,想想这是“天上掉馅饼”还是“杀猪盘”陷阱?点链接前,辨别这是幸运馈赠还是诈骗“鱼钩”?

只有保持理性判断,才能守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类似骗局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生。广西河池的李女士今年6月接到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官方客服”的电话,声称误为她开通了会员服务,如不解绑将每年自动扣费8800元。

在对方诱导下,李女士下载了涉诈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结果被转走28.2万元。幸运的是,警方迅速启动紧急止付机制,最终全额追回了被骗资金。

屏幕那端,主播还在慷慨激昂地喊着“切涨了”,而屏幕这端,被骗的消费者只能对着一堆廉价石头发呆。

赌石直播的虚光之下,全是精心设计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