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稍微吃点凉的就拉肚子,该怎么办? 门诊里好多人都这么问,不光是中年人和老年人,连年轻人都渐渐多起来了。这种问题去医院照照肠镜,基本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开点药回去吃效果也不好。那是什么原因? 你要是仔细看看这个问题的年龄分布,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说到底,是阳气的问题。年轻人为什么能吃冰的冷的?脾胃阳气足,吃冰淇淋、冰奶茶就能受得住。你见过几个老人家有这个实力?他们一吃自己就受不了了。 但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肾精会慢慢消耗,阳气也在逐渐衰弱。那些年轻时不懂保养的人,阳气衰弱的程度会比同龄人更快。有的人年轻时逞英雄,到了年纪就发现体力跟不上了。有的男性年轻时还能光着膀子打球、下海游泳,怎么造都不觉得冷;到了四五十岁就开始不行了,秋裤必须穿上,夜里风一吹就感冒,冰啤酒也喝不了,一喝冷的、一吃凉的就开始拉肚子。 这就是肾虚脾阳也虚,肚子里都是寒气,排不出来,久了和体内的湿浊结在一起,变成圆圆的啤酒肚、小肚腩,肚子里是凉的,本来就运不开那些垃圾,又吃凉的雪上加霜,当然就腹泻,从中医来看需要及时温补阳气了。 门诊有个41岁的患者就是这种情况,他吃不来一点冷的,有时候吃一口水果就跑厕所,大便永远不成形,自己摸肚脐周围常有凉气,腰以下发冷,全身疲倦四肢发凉,体质还差,特别容易感冒。 但你看他虽然下半身一派寒象,上半身却表现出“火”的症状——长痘、口腔溃疡、喉咙发炎、眼睛干涩。这在中医看来就是“虚火上炎”,根本原因在于肾阳不足,阴寒内盛,把虚火逼得上浮。 因此我辨证为脾肾两虚、虚火上炎。治法补益脾肾、引火归元。给开一方,用了熟地黄、山茱萸、巴戟天补肾填精;附子、干姜、肉桂温阳散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特别用了肉桂引火归元,让上浮的虚火回归本位;同时配玄参、麦冬滋阴,既缓解上焦的热象,又制约温燥药的副作用。 十付药后,他来反馈各种症状都好转了,想续药巩固。这种“引火归元”的思路我经常用。对于脾肾虚寒又伴有上火症状的人,单纯清热只会让身体更寒,单纯温补又容易助长虚火。单纯振奋脾阳又远远不够,必须补肾。 现在很多年轻人透支身体,到中年后阳气不足,又因为工作压力大、思虑过多,脾虚运化失常严重。脾肾就像人体的锅炉,锅炉火力不足,不仅无法温暖全身,连食物都无法很好消化,所以一吃凉的就拉肚子。 这样的问题,急不得。要把一个冷却已久的锅炉重新烧热,需要持续添柴,慢慢升温。中药从根本的脾肾阳气入手,让身体自己恢复运化功能。有这方面问题的患者,阳气不足了,该好好保养了。先把冷饮停掉,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腰部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