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拆白宫还是毁民主,拜登炮轰特朗普! 11月8日,CNN报道,拜登指责特朗普摧

拆白宫还是毁民主,拜登炮轰特朗普! 11月8日,CNN报道,拜登指责特朗普摧毁白宫与美国民主,“我早知道特朗普要给这个国家带来‘破坏性冲击’,但没想到会是这种实打实的破坏,”​​CNN解释,拜登所指的是特朗普当年为修建舞厅而拆除白宫东翼的举动。 拜登公开点名指责总统特朗普,这番措辞尖锐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直指特朗普为修建私人风格宴会厅、拆除白宫东翼的争议举动,一场围绕权力、历史与民主的论战再度升温。 谁能想到,作为美国权力象征的白宫,竟会成为总统个人意志的“改造对象”?早在2025年7月,特朗普就高调宣布要在白宫附近新建宴会厅,当时承诺工程“靠近但不接触”现有建筑,不会造成任何干扰。 短短三个月后,计划彻底变脸,10月22日,白宫东翼区域已有多辆建筑卡车频繁进出,知情人士证实,整个东翼将被全部拆除,仅保留极小部分原有结构,所谓的“现代化改造”实则是推倒重来。 这种出尔反尔的操作,早已超出正常基建范畴,更像是一场无视规则的权力任性。特朗普口中的宴会厅,造价一路水涨船高,从最初预估的2亿美元飙升至3亿美元,他却宣称“费用由自己和朋友承担”,这样的说法可信度几何? 更令人咋舌的是,宴会厅的容纳人数也从白宫公布的650人,被特朗普擅自提高到999人,规模甚至有超过白宫主体建筑的趋势。美国国家历史保护信托基金会曾紧急发函警告,要求暂停拆除并进行法定公开审查,却被白宫斥为“刻意制造的愤怒”。 特朗普本人倒是乐在其中,在玫瑰园招待共和党人时,竟将施工噪音称作“天籁之音”,这般无视历史、罔顾程序的姿态,难怪会引发轩然大波。拜登将这一拆建举动称作特朗普任期的“完美象征”,可谓一针见血。 白宫东翼并非普通建筑,它承载着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记忆,是国家文明的具象化体现。随意拆除这样的历史地标,本质上是对公共利益的漠视,对制度规则的践踏。拜登直言其“不仅拆了人民的房子,还践踏了宪法、法治”,绝非夸大其词。 一个国家的民主,恰恰体现在对规则的敬畏、对公共利益的守护上,当总统权力可以凌驾于程序之上,随意改动属于全体国民的历史遗产,这样的民主难道不是形同虚设?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曾承诺的“黄金时代”。 拜登的嘲讽可谓辛辣又精准——“唯一的‘黄金’就是他摆在壁炉架上的那些东西”。椭圆形办公室里添置的各类镀金装饰,处处彰显着个人私欲,却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福祉毫无关联。 所谓“黄金时代”,最终沦为少数人的奢华点缀,这样的反差,正是美国民主空心化的生动写照。民主的核心是为人民谋福祉,而非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与权力欲,当政治人物将公共舞台当作私人秀场,这样的民主又能走多远? 这场争议早已超出个人恩怨,折射出美国政治的深层裂痕。特朗普的拆建计划自公布以来,就遭到民主党人的强烈反对,前国务卿希拉里曾公开抨击其“摧毁白宫”,众多历史保护组织也持续发声抗议。 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却对此置若罔闻,将批评声音一概归为政治攻击。这种非黑即白、拒绝沟通的政治生态,正是美国民主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不同阵营只谈立场不谈是非,只重输赢不顾原则,最终受损的只能是国家的长远利益。 拜登的指责,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美国民主现状的沉痛反思。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健全,关键在于能否约束权力、守护公共利益。白宫东翼的拆与留,看似是建筑之争,实则是权力与规则、私欲与公利的较量。 当权力可以随意突破规则的边界,当历史可以为个人意志让步,这样的民主必然会失去民众的信任。正如俗语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民心所向,在于对每一个普通人权利的尊重,而非少数人的权力游戏。 美国的民主困境,并非始于今日,却在这场拆建风波中被暴露得淋漓尽致。所谓“民主灯塔”的光环,在权力任性与政治极化面前逐渐褪色。拜登的炮轰或许带有政治博弈的成分,但其中揭示的问题值得每一个关注民主发展的人深思。 民主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自我标榜的标签,它需要体现在对历史的敬畏、对规则的坚守、对公共利益的守护上。民主的维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制度的刚性约束。当权力失去制衡,当规则沦为摆设,再华丽的民主说辞也只是自欺欺人。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2025-11-09 18:55
拜登的能力太低、搞阴谋倒很高、你以为那个总统都有能力大动干戈修缮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