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来自重庆的建筑公司商务经理陈睿,从没去过美国,却因精准模仿特朗普爆红中外社交平台

来自重庆的建筑公司商务经理陈睿,从没去过美国,却因精准模仿特朗普爆红中外社交平台,被网友叫“中国特朗普”。 2024年3月,陈睿发布了第一条模仿视频,没想到一夜出圈,半年内就在中外平台收获380万粉丝。 他的视频里没有复杂的特效,全靠流利的英语、夸张的挥手和蹙眉表情,把特朗普的神态拿捏得死死的。 为了模仿得逼真,陈睿每天花两小时拆解特朗普的演讲片段,研究手势幅度和语气起伏,单条脚本要打磨三天。 更难得的是,他始终避开敏感政治话题,只做生活类幽默内容,比如模仿“推荐重庆火锅”“吐槽堵车”。 陈睿说自己从没想过靠模仿搞政治表达,这只是喜剧艺术,还能顺便给家乡打广告。 他的视频里常出现重庆元素,用特朗普的语气介绍轻轨穿楼、非遗糖画,被网友称为“家乡的国际传声筒”。 走红带来了名气,却没带来稳定收入。模仿类账号商业合作受限,他仍要兼顾建筑公司的本职工作。 2025年6月,更糟的事发生了,加州一名华人博主直接搬运他的视频,改个账号名就拿去接单牟利。 陈睿尝试跨洋维权,却发现海外平台投诉需要繁琐的身份认证和版权证明,维权成本高得吓人。 网友们纷纷为他打抱不平,有人说抄袭者丢了华人的脸,也有人建议他赶紧注册版权保护原创。 对比其他名人模仿博主,陈睿的特别之处在于不蹭政治热点,还把地域文化融入创作,这让他的内容更有辨识度。 国内网友觉得他用幽默打破了文化隔阂,是接地气的文化输出;海外网友则惊叹“相似度堪比双胞胎”。 有品牌找他合作重庆文旅推广,视频里“特朗普”戴着火锅造型头饰推荐洪崖洞,播放量轻松破千万。 但变现难题仍没解决,广告合作少且零散,他坦言有时候会焦虑,但看到网友的搞笑评论又会重拾动力。 陈睿始终坚持“只有好笑的事才值得做”,他的账号里没有负面情绪,全是轻松解压的内容。 现在他依然在平衡工作和创作,每天挤时间拍摄剪辑,还在研究新的重庆元素融入方式。 对于未来,他还是希望能去美国看看,哪怕见不到特朗普本人,也想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氛围。 在我看来,陈睿的爆红不是偶然,他找准了跨文化传播的密码,用幽默代替说教,让家乡文化被更多人看见。 随着版权意识的提升,他的维权之路或许会有转机,而持续的内容创新,也能让他在模仿赛道走得更远。 毕竟,能让人开心,还能传递正能量的创作,永远不会过时。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