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中国68年的友谊喂了狗 南美小国巴拉圭突然放大招,公开邀请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来访,这不就是第二个立陶宛的节奏吗?中国跟巴拉圭的这份68年老交情,就这么被一脚踹开?背后藏着啥猫腻,巴拉圭真敢玩火自焚,还是有高人指点? 巴拉圭这个内陆国家,面积小,人口少,却在两岸关系上总爱刷存在感。从1957年起,台湾当局就跟巴拉圭当局搭上线,那时候国际格局正变,台湾当局急着在拉美找靠山,巴拉圭当局也图点实惠援助。这段所谓外交联系一晃眼就68年了,可说到底是笔买卖账。台湾当局年年砸钱,约3000万美元,换来巴拉圭当局在国际场合的几句喊话,维持点面子工程。 中国大陆呢,从来就守着一个中国原则,跟巴拉圭走务实路线。经贸合作才是硬道理,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30亿美元,巴拉圭大豆出口近八成、牛肉出口六成多都卖到中国。这市场不是白给的,是中国消费者实打实的需求。疫情那会儿,中国二话不说援助巴拉圭10万口罩、2000套防护服和呼吸机,帮他们稳住民生。巴拉圭总统还特意用中文在推特上谢恩,这份情谊搁谁身上都得记着。 可这份真金白银的交情,在巴拉圭当局眼里好像不值一提。2025年7月15日,巴拉圭总统赛义赫·佩尼亚在亚松森一个投资论坛上,当着各国媒体的面宣布,欢迎赖清德在8月访问。这话一出口,全球媒体炸锅,中国外交部立马回应,发言人林剑直言,这种官方往来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坚决反对。赖清德这人,早年就以推动分裂活动出名,他上台后到处搞所谓外交,目的就是搅浑水,制造两个中国假象。 巴拉圭当局这步棋,走得太冒险。佩尼亚政府以为抱紧台湾当局就能多捞点好处,可忽略了中美大国博弈的深水区。美国跟巴拉圭有军事联系,但对台湾问题从来不硬刚。赖清德过境美国,美方只低调说安全考虑,不肯明着站队。结果呢,邀请一出,赖清德的访问计划还被台风和北京压力搅黄了,实际搁置到现在也没成行。可这邀请本身,就够伤人了。中国68年的耐心和援助,就换来这么一出忘恩负义? 想想立陶宛的前车之鉴,2021年他们允许台湾当局设代表处,中国果断调整双边关系。立陶宛对华出口暴跌八成,上千企业倒闭,6万人失业。现在他们领导人自己都承认,跟台湾搅和没半点好处。巴拉圭当局难道没算这笔账?他们的经济命脉在中国手里,大豆牛肉卖不动,农民日子怎么过?中国要是暂停进口,或提高检疫标准,货物卡在海关几个月,烂掉的损失谁买单?台湾那点援助,够塞牙缝吗? 巴拉圭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国会代理议长梅萨公开说,跟台湾耗了太多时间,该转向中国建交了。年初,农村协会联名上书,提醒政府别砸了自己的饭碗。中国市场才是衣食父母,丢了就后悔莫及。佩尼亚政府偏要玩平衡术,靠美国撑腰,可现实哪有那么浪漫?中美之间,台湾问题是红线,谁碰谁倒霉。 放眼拉美,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早醒悟了,2023年跟台湾当局断交,转头跟中国建交,立马迎来几十亿美元投资。公路桥建起来,农业项目落地,经济蹭蹭上涨。巴拉圭要是继续死磕,只会越发孤立,成为南美笑柄。中国大门从来不关,欢迎他们回归正道,通过对话重启互利合作。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任何倒行逆施都得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