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亿资产被“明抢”.中方强烈谴责荷兰政府 10月13日,荷兰官方宣布,要冻结安世在荷兰的所有资产,包括公司的经营权和知识产权,期限长达一年。更让人震惊的是,荷兰还派人到公司内部,要求暂停中方派出的CEO的管理权,把公司股份全部托管到第三方手里,还要任命一名欧洲外籍董事,未来的重大决策都由他来决定。 这家安世半导体原本是中国公司“闻泰科技”在2018年花了300多亿买下的荷兰企业。起初,这笔投资让闻泰的股价大涨,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的布局逐步展开。可是,最近两年,随着中美芯片大战的爆发,安世的利润一落千丈,去年亏了28亿。 荷兰的理由很“官方”——说是为了“国家安全”,要保护欧洲的半导体技术自主权。这听起来挺合理,但很多人都觉得,荷兰这次的动作时机很巧,刚刚签署了半导体联盟宣言,强调欧洲要掌握核心技术,似乎是借口。 这次冻结,虽然安世公司在荷兰的贡献很大,去年还交了1.3亿欧元的税款,几乎没有负债,但荷兰政府似乎已经彻底扭转了局面。公司里的中国股东只剩下一股投票权,其余全部被托管,未来公司由欧洲人控制的可能性很大。 闻泰科技对此非常不满,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荷兰是在搞“地缘政治偏见”,借“国家安全”之名,抢夺企业的控制权。而中国外交部也表达了坚决反对,呼吁相关国家遵守市场规则,不要用歧视和偏见来对待中国企业。 这件事引起了不少西方媒体的关注。目前,安世的未来还悬而未决。有人猜测,荷兰可能会要求成立合资企业,分走一部分利益,或者由欧洲企业接管大部分股权。但无论如何,这家曾经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崭露头角的公司,未来可能会面临巨大变数。 这次事件告诉我们,国际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除了要考虑市场和技术,还得应对各种政治和法律的“暗流”。面对这种局面,企业和国家都需要更谨慎、更智慧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荷兰芯片战略 中美半导体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