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警惕!日本近年处心积虑发展进攻力量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如今日本自卫队的装备采购和发展重心都在围绕打造大规模进攻性武力与长期高强度作战能力,对此我们需要高度...“我们要求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切实尊重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安全关切...
环球时报:警惕!日本近年处心积虑发展进攻力量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如今日本自卫队的装备采购和发展重心都在围绕打造大规模进攻性武力与长期高强度作战能力,对此我们需要高度...“我们要求日方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切实尊重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安全关切...
200年10月27日的一张环球时报,文章标题:中国离造航母有多远?文章中配图的航
200年10月27日的一张环球时报,文章标题:中国离造航母有多远?文章中配图的航母则是,游弋西太平洋海域的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这艘航母于2009年5月份退役封存,2021年10月份被卖给拆船公司拆解!2025年11月5日,随着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的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入列,中国也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从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到2025年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入列,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中国已经拥有了三艘航母!谁又能想到,从2006年环球时报上提出的那个设想:中国离造航母有多远?到现在的2025年中国三航母时代,也只过去了19年!
硬核回击!环球时报敬告国际滑联:公正裁决玩偶事件别听美媒煽动
《环球时报》英文版发表文章《导弹形状的毛绒玩具为孤立事件,呼吁公平的国际滑联裁决》,指出西方媒体刻意放大了花滑中国杯东道主冰舞组合任俊霏/邢珈宁在等待区抱着玩偶的行为,这只是一个无意间的孤立事件。环球时报已联系...
#意大利前总理最新涉华表态#【意大利前总理:推动中欧合作并不容易,但我们除了合作
#意大利前总理最新涉华表态#【意大利前总理:推动中欧合作并不容易,但我们除了合作别无选择】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日前在北京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下,推动中欧合作并不容易,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这么做。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领导力学院承办的“明德战略对话(2025)”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罗马诺·普罗迪在会议场边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态。普罗迪于1996年至1998年、2006年至2008年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被誉为“意大利工业经济学派”的奠基人之一。普罗迪对《环球时报》等记者表示,他坚信中欧合作不仅有利于彼此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福祉。中国和欧洲是全球合作最重要的参与者。只有开展对话,中欧才能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在过去几十年里,中欧从来不是敌人。即使不能成为‘兄弟’,我们也应该努力成为‘好表兄弟’,以实现更好的合作。”普罗迪17日在“明德战略对话(2025)”发表演讲时表示,希望中国和欧盟进行更好的合作。今天,中国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也越来越站到世界的中心。回顾过去,全球各国特别是中国实现了高速发展,中国已在太阳能、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成为了重要领军者。中国拥有大量优秀的工程师,私营经济活跃且积极创新,并日益国际化。他特别强调,中国的市场庞大,发展特色鲜明,这些独特优势都是重要的资产。这名意大利前总理表示,当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世界出现分裂,我们需要共同审视造成这一局面的深层原因。如今国际组织面临挑战,贸易受阻,合作减少。在此背景下,全球化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美国、欧盟等国家更应加强协作。虽然各国背景不同,但要努力建立“表兄弟”式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进程独特而迅速,基建发展成果突出,在多个领域从追随者转变为引领者。面对当下政治因素给技术发展带来的阻碍日益严重的情况,各国应共同努力跨越政治分歧带来的负面影响。“我认为,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来推动新一轮全球化。”普罗迪在接受《环球时报》等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这并不容易,因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传统、利益和目标,这种(新的)联系必须在尊重各国具体情况和特性方面保持很大灵活性。”“明德战略对话(2025)”以“中国式现代化,全球化新动能”为主题,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波兰、德国等多国的前政要、知名学者、意见领袖与媒体代表,围绕“中国经济与全球发展:增长、开放与安全”和“AI时代与数字文明:合作还是较量?”两项议题,共同探讨世界变局下的全球治理、技术革命与人类未来发展。在出席论坛前,各国嘉宾深入上海、浙江等地开展调研,走访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企业与示范区,感知中国发展脉动。论坛上,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还发布了五项重磅研究成果,包括《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全球2050评估与未来展望》研究报告以及四部新书:《欧美学术界感知中国式现代化——明德战略对话2024》《国际激烈角斗中的中国——对话16位美欧俄知名专家》《世界看新时代中国2025》和《国家复利式发展与中国发展优势》。(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李萌)
在中美军事对峙中,中国遇到的一个难题,是我们的常规武器无法打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
在中美军事对峙中,中国遇到的一个难题,是我们的常规武器无法打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能借助环绕中国的军事基地,用常规武器对中国发动大规模攻击。但中国这些年的"非对称作战"手段,正在让这个局面发生微妙变化。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在中美军事博弈中,常有人关注“常规武器射程差”,美国依托亚太军事基地群,能从东亚到澳北快速投送力量,常规武器可直抵中国周边。而中国常规武器难以直接触及美国本土,这曾是客观现实。如今,中国用“非对称作战”的智慧,正悄悄改写这一局面,不是靠“硬拼火力”,而是靠“精准破局”。先看美国的优势所在:多年来,美国在亚太布局了密集的军事基地,从东亚的日韩基地到关岛枢纽,再到澳北的补给点,形成环绕中国的部署网络。在这些基地里,战机、导弹和航母战斗群随时可调动,短时间内就能对中国周边关键目标发起常规打击,依托“靠前部署”占据了传统常规作战的优势。若单论“谁的武器能更快打到对方家门口”,美国一度占尽地理便利。然而中国从没有“坐以待毙”,更没有走“比航母数量、拼坦克规模”的老路。既然正面对抗常规火力不占优,就换个思路,专找对手的“软肋”下手。像反舰弹道导弹、潜射巡航导弹等装备,不是为了“比射程远”,而是为了让航母战斗群不敢轻易靠近中国近海。过去美军航母可在第一岛链附近自由活动,如今有了这些“针对性武器”,一旦靠近,就面临被精准锁定的风险,行动成本和风险陡增。而“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更像一张“安全网”,在东海、南海周边,雷达、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织成联动网络,压缩美军的活动空间,让“靠前部署”的基地不再是“优势”,反而成了需要时刻警惕的“暴露目标”。现代战争拼的不只是火力,更是“谁先看清、谁先指令通畅”。中国在电子干扰、网络防护上的投入,让美军的通信、侦察和导航系统面临挑战。若关键时刻定位不准、指令中断,再先进的武器也难以发挥作用。这种“不破坏硬件、却能瘫痪功能”的手段,正是非对称战略的精妙之处,不跟对手“比谁的雷达更先进”,而是让对手的雷达“用不顺畅”。其实,非对称思路的核心,从来不是“要打赢谁”,而是“守护自身安全”。中国很清楚,现代战争早已不是“谁的武器多、射程远”的简单较量,而是“谁能更精准地掌控博弈节奏”。美国的基地再多、航母再强,一旦行动处处受限、风险时时在线,所谓的“优势”就会打折扣。而中国没有追求“常规武器打到美国本土”,而是通过打造“家门口的安全屏障”,让美国的“远程打击优势”难以落地,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威慑”。更重要的是,中国发展非对称能力,始终带着“和平底色”。这些手段不是为了“主动对抗”,而是为了让美国明白。任何试图用常规武器施压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军事博弈不是“零和游戏”,靠“包围施压”换不来优势,反而会倒逼中国提升防御能力。如今,中美军事博弈已从“美国单方面占优”走向“动态平衡”,这背后不是靠“硬拼”,而是靠“智慧”,不跟对手在其擅长的领域较劲,而是用自己的节奏,把地理劣势变成战略主动权。说到底,军事力量的终极目的是守护和平,而非引发冲突。中国的非对称智慧,既展现了维护自身安全的决心,也传递了“理性博弈”的态度:对抗没有赢家,只有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分歧,才能让亚太乃至全球保持稳定。未来,随着技术持续升级,中国的战略主动权会更稳固,但这份力量,永远是和平的“压舱石”,而非冲突的“导火索”。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信源:参考资料:澎湃新闻,环球时报
盟友纷纷背叛,美国无能为力了环球时报9月22日报道,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
环球时报9月22日报道,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葡萄牙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总统马克龙称,法国将于9月22日承认巴勒斯坦国。对此,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表示欢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不会有巴勒斯坦国;美国务院...
这四国有种,狠狠揍了美国环球时报9月21日报道,巴西与智利、西班牙、哥伦比亚等
环球时报9月21日报道,巴西与智利、西班牙、哥伦比亚等国联合宣布,将于9月24日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举办第二届“捍卫民主与反对极端主义”论坛,此次论坛拒绝邀请美国参会,理由是特朗普政府治下的美国不符合该活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