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爱国!”台湾籍教授刚来大陆的时,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在天安门广场宁愿不睡觉也要看升旗,还争先恐后的跑着抢位置。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一种很大的魔力,在台湾是感受不到的。 梁洲辅2015年第一次来大陆,没多久就去了北京,想瞧瞧天安门广场。结果那天夜里,他被人群推着往前走,凌晨三点广场上就开始有人跑起来,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在抢旗杆附近的位置。他一开始完全搞不懂,为什么大家不睡觉,就为看一面旗帜升起。 后来有人告诉他,只有跑到前面,才能清楚拍到红旗在晨光中升起的画面。这让他开始留意这种行为。国歌响起时,五星红旗慢慢拉上去,他看到周围人站得笔直,有人跟着哼唱,有人眼睛有点湿。 人群里有个父亲把小孩扛在肩上,小孩挥着小旗帜,盯着旗帜看。那一刻,他想起一部电影里关于中国护照的台词,觉得这旗帜代表着一种归属感。 在台湾,他没见过这种集体热情。之后他又去过几次广场,观察人们的行为。国庆那天,人特别多,来自各地的人聚集在一起。 新一代年轻人把看升旗当成一种仪式,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王由说,当阳光照到金星上,升起的不仅是旗帜,还有民族自豪感。 另一个学生杨建明和共和国同一天生日,他看到家乡通过脱贫攻坚,亲友们从旧屋搬到新安置房,站在广场上觉得这是对祖国的致敬。 一个71岁老人从外地赶来,说这辈子看到国旗在天安门升起,就满足了,希望中国越来越强,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梁洲辅遇到一个老兵,老兵说每次国歌响起,都想起牺牲的战友,那种情感很沉重。这让他明白,旗帜不是简单一块布,它象征中华民族从苦难到复兴的过程,是民族尊严的体现。 在台湾成长的他,感受到两岸虽有差异,但对民族根脉的自豪感像脐带一样连着大家。天安门的升旗仪式,成了唤醒共同记忆的东西。 梁洲辅后来多次参与这种活动,逐渐融入其中。他发现,这种奔跑抢位不是盲从,而是集体认同的表达。五星红旗在晨曦中展开,成为凝聚亿万人的图腾。 两岸社会制度和生活轨迹不一样,但对家的眷恋是共通的。这股魔力,在台湾确实感受不到,因为那边缺少这种直接的集体仪式感。 梁洲辅通过这些经历,理解了为什么大家这么执着。话说回来,这种爱国情怀,其实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从小到大,环境和教育慢慢渗进去。 很多人来大陆后,才发现这边的人对国家有种自然的亲近感,不用刻意宣传,就愿意为它付出。梁洲辅的转变,也说明两岸交流能拉近距离,让人看到共同点。
“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爱国!”台湾籍教授刚来大陆的时,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在天安门广场
诸葛利剑
2025-07-24 15:17:1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