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不爱听,但却是事实。俄外长曾直言:俄罗斯没有转向东方,而是西方背弃了俄罗斯。 这个言论是2023年5月的事儿,法国总统马克龙说俄罗斯成了中国的附庸,这话传到克里姆林宫,大家都不高兴。 拉夫罗夫就出来反驳,说俄罗斯没转向东方,是西方背弃了俄罗斯。这不是随便说说,背后有俄罗斯长久的西方情结。 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就想融入欧洲。彼得大帝学欧洲技术,推动改革,让贵族学西式习惯。几个世纪下来,精英们都把欧洲当标杆。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时代经济乱套,推行休克疗法,私有化快得飞起,导致社会问题一大堆,但就是想向西方证明诚意。叶利钦三次申请加入北约和欧盟,递文件啥的,全被拒了。 西方说文化不同,历史遗产问题,还东扩北约,在俄罗斯边境搞军事基地。俄罗斯觉得这违反了早年的不东扩承诺,安全受威胁。 面对这个,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天然气管道本来去欧洲,现在转亚洲,中国成了大买家。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切断SWIFT,俄罗斯转用人民币结算,和东方贸易猛增。 拉夫罗夫强调,这不是战略转向,而是被动调整,因为俄罗斯本来就跨欧亚,早从2001年起就和东方国家有系统联系,比如上海合作组织,定期开峰会,推动安全和经济合作。马克龙的话戳到俄罗斯大国尊严,它有广阔土地和核力量,不会接受附庸标签。 历史看,普京早期也想和西方合作,但西方步步紧逼,忽略俄罗斯安全关切。俄罗斯在联合国投否决票,挡不利决议,却招来更多制裁。 能源转向具体就是石油公司改路线,从波罗的海转东方港口,中国采购增加,海参崴当转口港,促进远东开发。拉夫罗夫的话还透着对未来的考量,俄罗斯愿和各方合作,在冲突中提谈判条件。但西方敌对态度主流,制裁层层加码。 这事儿揭示大国关系本质,利益驱动一切。俄罗斯东方倾斜是西方压力结果,如果制裁解了,平衡可能变。拉夫罗夫作为外交老将,用这话剖析国际格局现实。 2023年回应后,俄罗斯外交继续平衡。2024年,拉夫罗夫参加金砖会议,推动和印度东盟贸易,中俄贸易额增长。西方制裁没松,俄罗斯加强东方伙伴,海参崴中转港用起来。
中国可能不爱听,但却是事实。俄外长曾直言:俄罗斯没有转向东方,而是西方背弃了俄罗
诸葛利剑
2025-07-24 15:17:1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