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本大佐为了取乐,举枪打死八名中国士兵,紧接着,他又瞄准第九人,对副官说:“你信不信,我能一枪把他打死?” 谁知下一秒,他就死了! 它是真实发生在1939年3月22日,南昌会战期间的一幕。这个人名叫饭野贤十,日本东京人,时任侵华日军第101师团步兵第103联队的联队长,官拜陆军大佐。 那天,江西省安义县城刚刚被日军攻破。城内火光冲天,残垣断壁间,中国军队正在进行着惨烈的抵抗与撤离。 饭野贤十这个从陆军士官学校一路爬上来的职业军人,正站在一处高地上,俯瞰着这片被他亲手化为焦土的土地。硝烟与血腥味混合的空气,在他闻来,或许是胜利的芬芳。 他的脚下,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不远处,零星的中国士兵正在寻找掩护,试图突围。对于饭野贤十而言,这些浴血奋战的中国战士,不过是他消遣的猎物。 他慢条斯理地拔出南部十四式手枪,那双沾满了战士鲜血的手稳得出奇。他开始了一场残酷的游戏,点名射杀。 “砰!”第一个。“砰!”第二个。……他一连击倒了八名正在移动中的中国士兵,每一枪都是在炫耀他那浸泡在无数罪恶中的所谓武勇。 当他将枪口对准第九个身影时,杀戮的快感似乎达到了顶峰。他没有立即开枪,而是带着一种的戏谑,扭头对身旁的副官开了句玩笑。 就在他得意洋洋,准备扣动扳机,为自己的表演画上完美句号时,一颗子弹毫无征兆地从他背后钻了进来,瞬间贯穿了他的心脏。 现场的日军瞬间懵了。在短暂的混乱后,他们惊骇地发现,夺走联队长性命的,并非来自中国军队的冷枪,而是一颗日本造的三八式步枪子弹。 开枪的是他们自己人,一个躲在后方阵地里的日本新兵,由于过度紧张,把饭野贤十那不可一世的背影,误认成了正在指挥的中国军官。 一个死于自己人误杀的联队长,这在当时强调武士道精神、视死亡为荣耀的日军中,成了最大的笑话和耻辱。 饭野贤十这个1911年就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老兵,从上海登陆,一路参与了攻占大场镇、苏州河,再到武汉会战中的九江、星子、德安…… 他的晋升之路,完全是用国人的骸骨铺就的。他不会想到,自己辉煌的战绩,竟会以如此滑稽的方式戛然而生。 他的死看似偶然,实则是日军整个战争机器扭曲本质的必然产物。这台机器崇尚的,是对敌人的残忍,更是一种无视一切生命的、深入骨髓的疯狂。 在遥远的吉林辽源,日军设立了一座专门关押盟军高级将领的战俘营。在这里,美军中将温莱特这样的高级将领,每天遭受的不只是饥饿,还有人格的侮辱。 这位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将军,在被解救时体重仅剩不到90斤。日军对待战俘的暴行,与饭野贤十在战场上随意屠杀士兵的行为,本质上并无二致,都是对人类文明底线的践踏。 这种暴行甚至毫不避讳地伸向了孩子。最近,一位法国人马库斯公开了他祖父在中国拍摄的相册,其中一个悲惨的家族故事浮出水面。 他的两个叔叔,年幼时在上海的学校里,被日本士兵以分发果汁为名,用毒药活活害死。 这种针对无辜平民、尤其是儿童的系统性犯罪,与饭野贤十的战场取乐,共同构成了日军侵华罪行的完整拼图。 一个以制造死亡为荣的暴力系统,其混乱和疯狂最终会毫无逻辑地反噬自身。它培养出的士兵,在极度的紧张和被扭曲的人性之下,连自己的指挥官都无法分辨。 饭野贤十的尸体被运回日本后,他依然被追授勋章,写进战报,成为帝国宣传中的牺牲战士。但在中国的土地上,在那些被他屠戮的冤魂眼中,他永远只是一个死于愚蠢和傲慢的冷血屠夫。 信息来源:《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江西文史资料选辑 第41辑,江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1.12,第159-160页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后,11名日军逃到了辽宁太平房火车站躲避,没想到的是
【14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