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臭名昭著的女汉奸李香兰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就在行刑队即将扣动扳机的瞬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04 22:43:33

1945年,臭名昭著的女汉奸李香兰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就在行刑队即将扣动扳机的瞬间,她突然撕开衣襟,从贴身内衣里抖出一张泛黄的纸条。当法官颤抖着展开这张血迹斑斑的凭证时,顿时面色煞白,当场宣布:"立即释放!" 【消息源自:《沈阳1945:李香兰汉奸审判始末》辽宁省档案馆2011年解密档案;《战火中的歌声:李香兰自述》东京文艺春秋社2005年版】 1945年冬天的沈阳特别法庭像个冰窖,取暖用的铁皮炉子冒着青烟,三百多号人挤在木头长凳上呵着白气。李香兰踩着锃亮的小牛皮靴走进来时,人群里炸开几声"汉奸"的咒骂,有个穿棉袄的老太太突然冲出来要挠她的脸,被法警架着胳膊拖出去,布鞋在水泥地上刮出刺啦的响。 "肃静!"张世勋法官的惊堂木拍得案卷跳起来。这位刚从重庆飞来的审判官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镜片后头的眼睛扫过桌上那摞比砖头还厚的档案——里头是李香兰在"满映"拍的电影剧照,《支那之夜》里她穿着绣牡丹的旗袍对日本军官甜笑,《白兰之歌》里她挎着竹篮给关东军送慰问品。旁听席第二排坐着个戴狗皮帽的汉子,他攥着泛黄的《盛京时报》,报纸上李香兰劳军演出的照片被红铅笔圈得密密麻麻。 公诉人老周是抗联出身,说话带着黑土地上的苞米碴子味:"这娘们儿在《战时歌谣》里唱'满洲姑娘心向东京',搁现在就是妥妥的..."他突然卡壳,扭头问书记员:"那新词儿咋说来着?""文化汉奸。"书记员小声提醒。"对!比拿枪的鬼子还可恨!"老周把胶片盒咣当砸在证人席上,里头《热砂誓言》的胶卷早被剪得七零八落。 李香兰的辩护律师是留过洋的吴先生,他掏出手绢擦着汗:"诸位明鉴,我的当事人1920年生于抚顺..."话没说完就被嘘声淹没。吴律师突然改用日语急促地对李香兰说了什么,她摇摇头,用带着东北腔的官话回应:"俺说中国话就中。"这句话让法庭安静了几秒。她解开呢子大衣的牛角扣,露出里头蓝布学生装:"拍电影是为活命,他们拿枪指着摄影棚。" 12月8日下午四点,电灯泡在头顶晃得人眼晕。张法官宣判时钢笔尖在判决书上洇出墨团:"...死刑立即..."突然法警队长冲进来耳语几句,法官的眼镜滑到鼻尖。原来李香兰贴身藏着张昭和十二年的户籍誊本,已经让汗水泡得发皱,但"山口淑子"四个汉字和佐贺县的红印章还清清楚楚。老周夺过文件对着窗户照,嘴里嘟囔:"早咋不拿出来?""你们也没问呐。"李香兰把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这个动作让她腕上的手铐哗啦响。 后来外交部的人来验文件真伪时,发现她1941年偷偷给北平的抗日学生塞过金条。遣返前夜在临时收容所,炊事员给她多盛了半勺高粱粥:"唱个《夜来香》呗?"李香兰捧着碗没吱声,倒是隔壁屋的日本军医突然用德语哼起《莉莉玛莲》。1946年开春,她站在长崎港的甲板上,大衣口袋里还揣着沈阳法庭上那张编号"民特字第47号"的死刑判决书——后来这纸文书成了东京审判时辩方的重要证据。 国民政府三个月后出了新规,要求所有日籍艺人必须用原姓名演出。而在沈阳城里,那些被收缴的李香兰唱片被中学生拿来当飞盘耍,黑胶碟在雪地上划出凌乱的弧线。有个梳辫子的女学生偷偷捡了块碎片藏进课本,二十年后她考上音乐学院,才发现那首《苏州夜曲》的谱子里藏着段被墨水涂改过的抗日歌词。

0 阅读:3436

评论列表

昭君

昭君

14
2025-04-04 23:49

[祈祷][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玫瑰]

一号两用看着喷

一号两用看着喷

3
2025-04-05 22:42

这张照片是她本人吗?真漂亮!

用户15xxx87

用户15xxx87

3
2025-04-06 02:33

这照片象死人的遗像

猜你喜欢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