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顾忌我,直接枪毙”,1979年,许世友在得知党中央抓了他的儿子,当即大吼让

熹然说历史 2025-02-12 23:09:38

“不用顾忌我,直接枪毙”,1979年,许世友在得知党中央抓了他的儿子,当即大吼让中央不用顾忌他,直接将儿子拉出去枪毙就好。 许世友将军出身在湖北麻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过着刻苦的生活。8岁那年,小小的许世友随一位拳师来到了嵩山少林寺,成为了一名小和尚,开启了他的习武生涯。 在少林寺里,他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开始各种各样的训练。他要练倒立、练吊臂、练铁砂掌,还要背着沙袋练轻功。这一练就是8年,许世友不知道手上磨破了多少皮,流了多少血,但他从不喊一声苦,因为他心里明白,只有经过刻苦的锻炼,他才能练就一身正宗的少林功夫。 功夫练成后,许世友离开了少林寺,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中。他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转战大江南北,屡建功勋。他曾7次当敢死队队长,身先士卒,冲锋陷阵,4次负伤,却从不言退。 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许世友逐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1955年,他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打仗打了一辈子的许世友,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常说,只有最严格的军纪,才能保证部队在战场上不败。 虽然一生戎马,许世友的另一个身份是丈夫和父亲。他与妻子田普结婚多年,共同抚养了7个孩子,其中有3个儿子,4个女儿。孩子们从小就在父亲的威严下长大,许世友对他们的要求十分严格,绝不允许他们搞特殊化。 1979年,一个震惊军中的消息传来,许世友将军的二儿子许建军被控违反军纪。许世友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当即表示"不用顾忌我,直接枪毙"。这个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事情还要从许世友的老战友聂凤智说起。聂凤智当时是南京军区的司令员,许建军在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任参谋。有一天,聂凤智突然找到许世友,支支吾吾地说有要事相告。 许世友一听就知道是有什么棘手的事,追问下才得知是许建军犯了错误。一向严苛的许世友听到自己儿子违纪,气得全身发抖。他二话不说,当即要求军区从严惩处,"枪毙,直接枪毙!" 在场的人都被许世友的反应吓了一跳。许建军毕竟是许世友的亲儿子,这样说未免有些偏颇。但是许世友丝毫没有因为父子关系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决地要求军区严查此事,绝不姑息。 许世友甚至表示要亲自押解儿子去军事法庭受审,以表明自己对军纪的态度。他说:"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军规军法,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我许世友的儿子也不例外!" 这番话说得在场的军区领导们不知如何是好。他们知道许世友向来秉公执法,对儿女毫不手软。但眼下许建军犯的到底是什么错,还有待调查,就这样草率定罪,恐怕不妥。 几位领导好不容易才劝住许世友,表示一定会严查此事,给个说法。许世友这才勉强答应,但仍是怒气冲冲,脸色铁青。在他心里,儿子犯错固然让他难过,但更多的是对儿子触犯军纪的愤怒和失望。 回到家里,许世友连饭都吃不下。他在屋里来回踱步,脑子里不停地想着许建军的事。他甚至想亲自去审问儿子,逼他交代事情的原委。但转念一想,现在自己毕竟是许建军的父亲,这样做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几天后,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让许世友大吃一惊的是,许建军竟然是被人诬陷的!原来,有人嫉妒许建军的才干,就设计陷害了他。得知真相后,许世友悲愤交加,恨不得立刻找到诬陷儿子的人算账。 但让许世友没想到的是,儿子的冤案还没有彻底昭雪,他自己却病倒了。躺在病榻上的许世友心急如焚,他多想看到儿子恢复名誉的那一天啊。但是天不遂人愿,许世友最终还是没能等来那一天。 许世友将军虽然官至上将,但他从来不为自己的子女谋求私利。在他眼里,子女就应该和普通战士一样,凭本事吃饭,靠努力上位。许世友常说:"孩子既然参军入伍了,就得听从组织安排。不能因为是我的儿子,就享受特权。" 正是凭着这股子倔强劲儿,许世友对子女的教育十分严格,甚至到了"魔鬼式训练"的地步。他经常带着孩子们操练,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孩子们晚上睡觉,他也要求席地而卧,不许娇生惯养。 许世友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们吃了不少苦头。但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孩子们吃得了苦,耐得住劳,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靠自己的本事立足。他常说:"我当年当红军的时候,一天到晚都在吃苦。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更应该好好锻炼自己!" 说起许世友的清廉,那可是军中出了名的。他一生为革命工作,从不谋私利。别看他当了上将,日子过得却很简朴。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出门靠骑自行车,吃饭就是馒头咸菜,从不讲究。 许世友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子女严格教育。他常说:"咱们共产党人,就应该以身作则,把清正廉洁的作风带到底。不能让别人说咱们阳奉阴违,自己却在家里享福。"

0 阅读:154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