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为何与元帅、大将擦肩而过? 萧克,是红四军早期的纵队司令(与101平行,早期相当于团长,后期相当于师长)、红八军军长(军区部队)、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晋察冀及后来的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参谋长,为何如此资历却与元帅、大将擦肩而过? 其一,萧克在中枢任职时间短、职务低,与后来的中央高层互动较少。萧克是军事型人才,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等,后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期间,与101一样,成长较快,担任红四军三纵队司令员后,即外调任职,离开了中枢,开始其横向升迁。而没有像101一样,长期在中枢任职,垂直升迁。在中枢任职时间较短,在中枢任职职务不高,致使他与中央高层的互动相对较少,在后来的中央五大书记中,主要与朱德、任弼时有互动,与教员、周恩来、刘少奇互动较少。 其二,资历很老,但战绩不够显著。萧克担任的红八军是小军,不能与红四军比;萧克担任红六军团的军团长,但红六军团也是小军团,而且红六军团的最高领导人实际是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萧克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时间很短,只有几个月,后去红四方面军任三十一军军长;萧克担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抗战期间独当一面时,成绩不显著,没有形成较大的抗日根据地,即没有形成奠定元帅地位的“山头”;萧克担任聂荣臻的军事副手,任晋察冀及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期间,军事指挥战绩不显著。 其三,长征途中,出现短暂的“站队”问题。长征期间,萧克虽然先后担任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军长(红四方面军的军,相当于红一、红二方面军的军团),但任职期间出现短暂的“站队”问题。萧克在回忆录中也记录及反省了这一问题。这也多少影响了中央高层对他的看法,也多少会影响其军衔评定。比如,少奇同志曾有很精辟的专门论述。 其四,挺进东北后,萧克担任东北军政大学常务副校长、四野参谋长(职位相当于兵团司令)等职务,虽然会同101、罗荣桓、邓子恢、谭政等率领四野将士从东北席卷天涯海角,但缺少实际领兵作战的机会,自然战绩也就不显著,甚至没有一线带兵作战的兵团司令显著。 综合以上四点,萧克自然与元帅无缘了;同时,在大将名单不扩容的情况下,也自然难于进入后来的十大大将名单了。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没有评到元帅、大将,并不影响萧克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本色。萧克后来担任了全国政协的副主席,进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行列,这也是党、国家和人民对其功绩的充分肯定。
萧克,为何与元帅、大将擦肩而过? 萧克,是红四军早期的纵队司令(与101平行,
小夏看看过去
2025-02-15 14:51:38
0
阅读:482
修罗
萧克没去东北,他是平津战役后才调入四野,萧克评不了大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呆的地方太多,导致代表性不强,红军时期一二四三个方面军都呆过,解放战争时期又先后在华北和四野,如果他不调去四野,而是一直呆在华北,可以顶替罗瑞卿作为华北军区的代表授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