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鲁南铁道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甲级抗日英雄徐广田因嫌官小而脱离部队,就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2-11 12:36:05

1945年,鲁南铁道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甲级抗日英雄徐广田因嫌官小而脱离部队,就在组织打算重新安排其职位时,他却叛变投敌了! 徐广田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自幼饱受饥饿的煎熬。身边铁路的频繁运输,尤其是火车上的物资,成了他与周围其他贫苦孩子生存下来的希望。 他们通过扒火车等方式,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资。这一技能,后来也成为他进入抗日战斗的关键。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广田加入了游击队,并凭借其过人的实战能力,在铁道游击队中迅速崭露头角。 铁道游击队的成立背景,与当时的战局息息相关。 在日军控制了大片中国领土的同时,铁路成了他们维持统治的重要工具。 日本人通过铁路网络进行兵员调动和物资运输,因此摧毁铁路成为游击队的主要任务。徐广田凭借自己对铁路的熟悉,迅速成为铁道游击队的骨干之一。 他不仅帮助队伍训练新成员,还亲自参与了多次破坏活动,为革命贡献了重要力量。因战功赫赫,他于1943年被授予“甲级战斗英雄”的称号。 然而,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徐广田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 1945年,抗日战争已接近尾声。在山东鲁南地区,一个叫徐广田的男人被公安逮捕了。 你很难想象,他竟然就是鲁南铁道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甲级抗日英雄。 是什么,让一个威名赫赫的抗日功臣走上了叛变的道路? 徐广田生性鲁莽,做事凭一时意气,不懂得隐忍。 尽管他为人仗义,但政治觉悟不高,常常计较个人恩怨,不愿委曲求全。 这些性格缺陷,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抗战的烽火渐熄,但徐广田的不满却与日俱增。 1945年,枣庄成立铁路管理局,徐广田的两位老上级都坐上了领导岗位,而他自己却还是原来的中队长。 尽管组织上有苦衷,长枪队使用的都是缴获的日式装备,队员们也都信服徐广田,让他留在原岗位无可厚非。 可在徐广田眼里,这分明就是故意打压。 想到自己为革命流血牺牲,哥哥因参军致残,弟弟阵亡沙场,可自己落到这般田地,一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 家里就那点铁路员工的微薄收入,本就入不敷出,自己好不容易得到一些接济,还得贴补别人。 如今国共谈判破裂,部队要开拆铁路,这点家底怕是都要断送了。 生活的重担,革命的艰辛,让徐广田的思想发生了动摇。 组织上其实也觉察到了这个问题,大家商议后一致认为,徐广田战功赫赫,让他久居末位有欠妥当。 鲁南军区决定,等徐广田来军区学习后,就提拔他当特务团的营长。 谁曾想,此时的徐广田已心灰意冷,擅自离营回了家。 正当组织着急找他时,一个噩耗传来:我们的英雄叛变投敌了! 这还要从徐广田叛变前说起,当时,国共关系紧张,矛盾激化。驻守徐州的国军突然向鲁南发起进攻,枣庄的党政机关被迫撤退。 铁道游击队的副政委郑惕急忙赶到徐广田家,想带他一起走。可让郑惕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组织打算重新任用徐广田之际,他竟倒戈敌人了。 原来,不久前国军的特务找到徐广田,许以高官厚禄,让他当特务连的连长。经不住利诱,徐广田最终还是背叛了革命。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便身在敌营,徐广田心中的正义之火也从未熄灭。 虽然名义上是个连长,他却对敌人的勾当避之不及。加之国军并不信任他这个两面三刀的人,两个月后,徐广田黯然退出。 虽然他没机会将功赎罪,但起码没再继续干坏事。 故事的结局有些让人唏嘘,鲁南解放后,徐广田因叛变的事实东窗事发,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 鉴于他并未参与太多敌我斗争,法院最终从轻发落,判处其有期徒刑两年。 作为一个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他曾以一腔赤诚对抗外敌,曾以顽强意志艰苦奋战。但也正是这份桀骜不驯的个性,让他陷入了自我中心的泥潭。在 组织面前,他缺乏应有的耐心;在诱惑面前,他丧失了理想的坚定。于是,一代抗日英雄就这样在名利的十字路口迷失了方向。 个人英雄主义是把双刃剑,它既能造就不凡的伟业,也能毁掉英雄的一生。 一旦跨过信仰的底线,任何光环都会瞬间褪色。 如果徐广田在战争结束后坚定地站在正确的一方,他可能会像许多战友一样,享有一个较为安稳的生活。 像刘金山那样的战友,建国后不但获得了上校军衔,还在苏州军分区担任了司令员,最终在荣誉中安享晚年。 相比之下,徐广田的选择让他错失了那个时代带来的机会,他最终沦为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人物。 历史上的英雄并非全是完美的,徐广田的叛变和随之而来的失败,让人感慨万千。 尽管他曾为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命运的波折和他自身的错误决策,使他最终未能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作用。他的事迹,成为了革命历史中的一段警示:理想和选择的偏差,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0 阅读:78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