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总队作战参谋刘庸诚(中央军校10期,四川成都人)从南京突围的故事。 1937

星空评过去 2025-02-09 13:52:43

教导总队作战参谋刘庸诚(中央军校10期,四川成都人)从南京突围的故事。 1937年12月12日夜,日军已经从南京南面攻破雨花台和中华门,唐生智已经奉蒋介石命令下令全线撤退,在富贵山的地下室里,教导总队总参谋长邱清泉,和作战参谋刘庸诚以及几名卫兵正在焚烧文件,刘庸诚催促邱清泉尽快突围,但邱清泉拒绝了,反倒命令刘庸诚以及传令兵小魏先撤退。 此时天色已暗,但中国军队抵抗的枪声却没有停息。刘庸诚和小魏经过考虑后,决定去长江边的挹江门,渡过长江到北岸去。他们穿越街上混乱的人群,冲出挹江门来到了长江边,此时江边已经人山人海,由于缺乏足够的船只,大部分人都在望江兴叹,有人沿江往上游跑,也有部分士兵索性拿起武器返回南京继续战斗。 时间过去了不久,刘庸诚和小魏在江边寻找渡河工具,最后只找到了一块木板,大小刚好容得下他们俩,他们浮在木板上,用双手划着水向对岸渡去,期间江上汹涌的激流多次险些将木板打翻。好在游着游着,他们遇上了一条小船,上面有五六个宪兵划着,见刘庸诚是教导总队的参谋,宪兵把他们俩拉上船继续向北划去,到13日凌晨,他们终于抵达了江北岸的浦口。 此时,浦口家家关门闭户,老百姓几乎跑光了,只有一部分侥幸从南京撤出来的士兵滞留在那。在浦口,刘庸诚和小刘遇到了教导总队的连长李慕超,三人沿着铁路继续向前走,来到苏皖边界的乌衣镇,在这里他们终于可以歇会,找老百姓买了一点食物坐在铁路边上吃了起来。 不久,一列装甲列车从北开进车站,一个铁道部队的中校找到刘庸诚询问浦口的情况。刘庸诚他们便上了列车一起向浦口出发,途中,他们又接上了一些从南京突围出来的国军高级军官,包括教导总队第二旅旅长胡启儒,87师师长王敬久,74军军长俞济时以及51师师长王耀武和58师师长冯圣法。等到列车快要抵达浦口的时候,他们收到情报,日军军舰已经到了八卦洲,浦口已经很危险。在俞济时等高级军官的建议下,装甲列车掉头返回滁州。在滁州车站,他们见到了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以及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 之后几天,刘庸诚奉桂永清的命令在当地收拢部队,之后跟随胡启儒前往开封,此时教导总队的番号已经不复存在,刘庸诚和幸存下来的战士们被编入了46师,新的战斗生活也即将开始。聊聊抗战故事

0 阅读:56
星空评过去

星空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