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军为了应对敌军的坦克,开发出了无后坐力炮,这种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向后喷

星空评过去 2025-01-27 15:50:01

二战期间,美军为了应对敌军的坦克,开发出了无后坐力炮,这种炮是利用火药燃气向后喷射的反作用力来发射弹丸,火药气体从药桶的小孔通过空隙达到泡闩,并通过喷气孔向后排出,产生的推力可以抵消后坐力,这省略了制退系统使得其结构相对普通火炮更加简单,而且发射膛压较低因此采用比较薄的炮管,减轻了重量,便于提高机动性。无后坐力炮美军开发了多款,105毫米口径的供炮兵部队使用,57毫米口径的供步兵使用,被称为M18型。 M18型无后坐力炮全长1.56米,重量达22千克,有效射程为450米,射速每分钟八发,初速度达到每秒365米,可以发射高爆弹,穿甲弹以及烟雾弹。该炮于1943年初开始研发,7月27日,第一门测试样炮设计完成,之后经过一年多的试验,该炮完成测试正式投产。1945年3月,首批生产的M18型无后坐力炮送往欧洲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参加了冲绳岛战役,在摧毁日军的地堡攻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美军的每一个步兵连都有一个装备3门M18型无后坐力炮的炮班。 解放战争时期,M18型无后坐力炮的图纸被美国援助给国军,国军的重庆50号兵工厂也尝试过仿制,被称为36式无后坐力炮,但由于生产炮管的合金钢无法自产,因此产量只有95门。 重庆解放后,解放军也接管50号兵工厂,缴获了M18的图纸,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又在朝鲜缴获了美军的M18型,兵工厂缴获图纸以及样炮,在利用苏联支援的机床和合金钢,重新对M18进行仿制,于1952年取得成功,并命名为52式无后坐力炮,开始大量生产。一部分52式无后坐力炮被送往朝鲜战场,对打击美军坦克起了重要作用。之后,52式无后坐力炮又参加了西藏平叛,在对应自卫反击战中,摧毁了印度军大量的地堡,为部队的推进扫清了障碍,同时,还被大量援助给北越用于抗美作战。 随着军事的发展,该炮57毫米口径面对越来越厚的坦克装甲以及钢筋混凝土工事,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在70年代后,52式无后坐力炮就逐渐的退居二线,充当训练器械使用,之后便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0 阅读:111

评论列表

习惯孤单

习惯孤单

3
2025-01-28 14:46

RPG相对于这玩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单兵使用

星空评过去

星空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