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8年俞亮喊出要活下去以来,万科似乎并没有停止拿地扩张的步伐,直接把企业

专注房产啊 2025-02-05 15:23:00

自从2018年俞亮喊出要活下去以来,万科似乎并没有停止拿地扩张的步伐,直接把企业拖到了万丈深渊,有高管的决策失误,但我觉得更多是政策原因。管理层不可能自己一边喊着活下去,一边仍然好大喜功,铤而走险。说白了ZF就是先让你疯狂拿地,给地方创造税收,然后再用债务拖垮你,来个瓮中捉鳖,降价促销你都来不及,万科西咸一个改善神盘从2.1降到1.3还没卖完,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但凡早一年放开限价,万科也不至于2024年亏损450亿。所以政策导向,甚至国资掌控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决定性作用。从15年到17年的万宝之争,创始人退出,再到现在的高管辞职国资接管,种种迹象表明万科这个三好学生命中注定是要被收编的,而且国资有能力将其扶持走向正规。所有人都想让万科活下去,但是想想万科的创始人和高管辛苦了几十年最终还是给ZF在打工,难免感到一丝悲凉。不过好在回报还不错,企业说不定会有个好归宿。 在我们国家,有国资背景或者纯国资的房企每一阶段都有他的政治使命,即便你处境不太好,只要跟着政策走,国家也会帮你渡过难关,相反民企就没那么好命了,尤其一些不太听话的,号称宇宙级开发商恒大、碧桂园就是典型,说倒就倒,彻底破了大而不倒的神话。 他们虽倒了,也苦了上百万没收房的买房人。但是我们明显能感受到自这些高负债房企接二连三破产重组以后,新房市场整体相对比较稳定,在限价取消以后价格也没有出现大幅度跳水,避免了更多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以西安为例,2024年10月17号西安才全面取消了对新房的价格指导,允许房企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自主定价,标志着新房市场正式进入市场化定价阶段,此后的新房市场交易量和价格一直相对比较稳定,并未出现开发商为了急于回款而大幅度降价抛售的现象。 所以,ZF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日本第一个阶段房企集中降价抛盘的不可控局面,试图通过政策之手让房企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不让开发商自住定价来破坏市场价格体系,同时呢,让房地产供给侧加速改革和出清,回归健康。我们现在回想下去年两会记者会的时候,住建部领导对于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为什么提出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说白了就是为了降低崩盘风险,让市场回归健康稳定发展。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走到崩盘的阶段,也没有到征收房产税的时候,所以大可不必恐慌,但是第二个阶段的二手房价格踩踏风险依然存在,政策上仍需保持谨慎,再就是不管是买房还是卖房一定要有大局观,否则很容易误判。

0 阅读:24
专注房产啊

专注房产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