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后,以“私产”为由请求归还祖宗牌位,没想到故宫方只说了一句话,就让他哑口无言,羞得满脸通红。 1959年12月的一个寒冷冬日,北京的街道上,一个中年男子正缓缓走着。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脸上的皱纹和略显苍白的肤色,昭示着岁月留下的痕迹。这个男人,正是刚刚获得特赦的溥仪。 曾经的皇帝,如今只是一介平民。但在溥仪的心里,还有一个难以割舍的执念。他决定去故宫走一趟。故宫,这座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宫殿,承载了他太多的记忆。他想去祭奠先人,也想去寻找曾经的自己。更重要的是,他想把祖宗的牌位请回家供奉。这是他作为一个皇族后裔,最后的心愿。 走进故宫,熟悉的红墙黄瓦映入眼帘。在太庙里,溥仪很快找到了乾隆皇帝的牌位。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走上前来,恭敬地问溥仪有何贵干。溥仪说明了来意,请求把乾隆皇帝的牌位交给他,毕竟这是他家族的私产。 年长的工作人员面露难色。他委婉地解释道,这些牌位虽然曾经属于皇室,但现在已经是国家的文物,依法属于国家所有。不能随意带走。溥仪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凝固了。他张了张嘴,想要争辩,但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 一种深深的羞愧和无力感,瞬间将溥仪淹没。曾经至高无上的皇帝,如今竟连祖宗的牌位都无法带走。这个事实,像一记重锤,敲碎了他心中最后的皇室尊严。他的脸涨得通红,低下了头,不愿让人看见他的窘迫。 溥仪的生命轨迹充满了戏剧性与复杂性。曾经的帝王,经历了帝国的覆灭、战乱的纷争,以及人们认知中的“从盛到衰”的典型命运,最终,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溥仪不仅仅是从一个失落的皇帝身份中挣脱出来,变成了一个普通公民,甚至在1964年,成为了全国政协的委员,走上了国家政治舞台。这一转变,既是个人命运的奇迹,也是时代变革的象征。 特赦后的溥仪,经历了三次选举,而第三次选举时的经历,尤为令人注目。那时,他刚刚经历了肾切除手术,身体的虚弱并未削弱他对于新社会赋予的政治权利的珍视。那一次的选举,他与李淑贤一起,参加了街道负责人的介绍会。在众多街坊邻居的陪伴下,溥仪听取候选人情况的介绍,尽管刚刚从病床上爬起,他的声音却意外地洪亮,显得有些脱离了他的病弱形象。这种力量,或许来自内心深处对新生活的热切期许,也可能是他对这一选举权利的深刻理解。 溥仪对于选举的尊重与珍惜,根植于他对个人身份的深刻认知。他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三岁即继位,经历了两次复辟与三次“皇帝梦”。然而,这些过往的经历都未能让他得到平民百姓的认可,他的皇帝身份不过是名存实亡的空壳。直到新中国成立,溥仪才得以重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享有了和普通中国公民一样的选举与被选举权。 选举当天,尽管身体虚弱,溥仪仍然坚持参与,并且在投票前表现出了对这一程序的尊重。在排队等候投票时,他保持着一种庄重的神情,尽管周围的老街坊可能并未察觉,这一份对选举的庄重与敬意,却深深映射出他内心的波动和对新生活的感激。溥仪从未想过跳过排队,他始终以一位普通公民的身份,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个细节,投下属于自己的选票。那一刻,他的选票或许与任何一位平民百姓没有太大区别,但对于溥仪来说,这张薄薄的选票,是对他过去命运的一种深刻回望,更是对新社会的一种珍视。 溥仪在他的自述中,曾把自己的一生与“皇帝”身份的变迁做了清晰的划分:第一次是三岁即位;第二次是1917年,张勋复辟;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扶植他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而最后一次,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拥有了与其他中国公民一样的选举权与公民权利。这种自述既是对自己命运的回顾,也是对历史的某种自我释然。曾经的他,虽然坐拥帝位,却也始终感到深深的孤独与无力;而在当下,他虽然身处平民百姓之中,但却能享受到普通人所拥有的尊严与平等,这种从“皇帝”到“公民”的身份转变,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次命运翻盘,也是时代大潮冲击下的历史必然。 1964年,无疑是溥仪人生中的一大高峰。那一年,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终于在多次删改后付梓出版,记录下了他内心的曲折与心路的变迁。而更为重要的是,他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亲眼见证了新中国十年来的建设成就。对于溥仪来说,这一年既是他个人的写照,也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奇迹。他不仅亲身体验了新中国带来的变化,还亲自参与了国家的政治生活。 1964年12月30日,溥仪第一次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出现在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的大厅里。这一场合,象征着溥仪从一名失落的帝王到真正的国家公民的身份转变。在会议上,溥仪的发言中可以听出他激动的心情。他回顾自己的过往,并且对新中国的奇迹表示了由衷的感慨——“把战争罪犯改造成新人”这个话题,或许是溥仪对自己命运的深刻总结,他用这种方式来讲述一个曾经的“皇帝”如何从新社会的怀抱中获得救赎与重生。
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后,以“私产”为由请求归还祖宗牌位,没想到故宫方
安琪小世界
2025-02-01 22:11:38
0
阅读:1360
地图在脚下
既然他是皇帝的继承者就得承受败亡的苦楚,历史的必然,这就是他的人生
浏览器
不给就不给吧,至少以后不要再收人家门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