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2年洪承畴降清,五年后他的恩人明崇祯重臣沈廷扬被俘,拒绝降清要问斩。洪

熹然说历史 2025-01-31 00:07:00

公元1642年洪承畴降清,五年后他的恩人明崇祯重臣沈廷扬被俘,拒绝降清要问斩。洪承畴急欲救恩人,众人面前装作不认识,沈廷扬左手抓住他衣领,右手抽他大耳光! 洪承畴,出身福建泉州一个书香门第。他少年时代好读兵书,立志报效国家。洪承畴早年从军,在西北边疆征战多年,曾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关宁战事吃紧,洪承畴被调往东北,率军抵御后金的入侵。他亲率大军,与后金军队在松锦一带展开激战。洪承畴用兵如神,屡挫敌军锐气,一度扭转了战局。 然而明朝朝廷腐败无能,没能支援前线。松锦之战,洪承畴寡不敌众,最终被后金军队生擒。清太宗皇太极得知洪承畴被俘,大喜过望,认为这是扫平明朝的良机。 皇太极多次派人去劝降洪承畴,希望这位明朝名将能为清朝征战天下。洪承畴起初不为所动,态度十分坚决。但经过一番考量,他最终还是接受了投降。 洪承畴深知,明朝从上到下已经腐朽不堪,再无力回天。继续效忠只会换来株连九族的悲惨下场。而只要归顺清朝,才有可能保全性命,光大门楣。 于是在1642年,洪承畴正式降清,从一代明朝名将变成了一名清朝降将。他的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支持者认为他审时度势,做出了明智抉择。 洪承畴降清的消息不胫而走,举国震惊。而对沈廷扬这位崇祯的心腹重臣来说,更是晴天霹雳。沈廷扬早年曾提拔过洪承畴,两人一直以君臣相称,情同父子。 如今看到昔日爱将变节投敌,沈廷扬悲愤交加,痛心疾首。他在南京城头痛哭失声,连连呼喊洪承畴的名字,苦劝他回头是岸。但洪承畴此时已经远在千里之外,再也听不到师父的呼唤了。 不久,南京也失守了。南明政权名存实亡,大势已去。沈廷扬虽然伤心绝望,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率领残部,坚持在江浙一带抗击清军,宁死不降。 这期间,清朝为了彻底瓦解明朝残余势力,出台了剃发令。沈廷扬闻讯大怒,公开抗旨,号召江南百姓起来反抗。 沈廷扬的英勇事迹,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无数志士纷纷响应,揭竿而起。一时间风起云涌,刀光剑影,殊死搏斗。但面对清军的屡屡围剿,这些义军最终寡不敌众,全部覆没。 而沈廷扬本人,也在一次突围中不幸被俘。清军搜出了他的身份,知道捉到了一条大鱼。沈廷扬被五花大绑,严加看管,随军解往南京受审。 消息传到清廷,皇太极大喜,急忙派人前去招降。但被押解途中,沈廷扬一直昂首挺胸,大骂清兵是犬羊之类,死不投降。就这样,沈廷扬被带到了南京的刑场。 行刑前,清廷的大臣们又劝了一遍,希望这位前朝名臣能屈尊降清,免去一死。沈廷扬却斩钉截铁地回绝了。他说宁可身首异处,也绝不苟且偷生,更不会背叛君王! 这番话坚定不移,让在场的清廷文武都沉默了。他们知道,是无法撼动沈廷扬的意志了。眼看沈廷扬就要英勇就义,此时洪承畴却姗姗来迟,想要出面救他的恩师。 洪承畴得知恩师被俘,不顾一切地赶到了刑场。眼看沈廷扬就要命丧黄泉,洪承畴心急如焚,想要挺身而出。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他又怕自己的身份被识破,反而坏了事。 左右为难之际,洪承畴灵机一动。他装作一脸茫然,对沈廷扬说:"先生,你我素不相识,何以在这里相见?"洪承畴打算假装不认识沈廷扬,私下里再想办法。 殊不知,沈廷扬压根看不上他这套伪装。区区小伎俩,岂能瞒得过智者的双眼?沈廷扬勃然大怒,左手一把揪住洪承畴的衣领,右手扬起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啪!"清脆的巴掌声在寂静的刑场上回荡。洪承畴被打得懵了,捂着脸说不出话。沈廷扬却义正词严,指着洪承畴的鼻子骂道: "洪承畴,你这个叛徒!枉我当年一片苦心栽培于你,你竟然弃明投敌,做了清狗的走卒!如今还有脸来见我,真是不要脸到家了!" 洪承畴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沈廷扬却毫不留情,当众斥责洪承畴是卖国求荣的小人,是他这个做师父的一世之耻! 情急之下,洪承畴喊道:"师父,我这都是身不由己啊!当时形势比人强,我要是不降,就只有死路一条!我投降是迫不得已,并非存心背叛朝廷啊!" 沈廷扬冷笑一声,说道:"你少拿那些鬼话来骗人!你洪承畴向来是个识时务的俊杰,早就料到大势所趋,这才急着来朝投名状!你这叛徒,枉费我一片心血,从今以后,我沈廷扬没你这个徒弟!" 说罢,沈廷扬将洪承畴狠狠一推,径直走向了刑场。临行前,他回头对洪承畴喊道:"洪承畴,你听好了!我沈廷扬宁可死,也不会像你这样苟且偷生!做人要问心无愧,鼠辈之心,不足以当人师表!你好自为之吧!" 洪承畴目瞪口呆,眼睁睁地看着沈廷扬走上刑场。宣读罪状后,刽子手举起了屠刀。沈廷扬大喝一声:"皇天后土,实鉴此心!我沈廷扬虽死犹荣,必将血洒疆场,以报君恩!" 话音未落,只听"嗖"的一声,沈廷扬头颅落地,血溅五步。临死前,他的双眼圆睁,似乎还在怒视着洪承畴那个叛贼。洪承畴如遭雷击,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1 阅读:2701

评论列表

周情孔思

周情孔思

16
2025-02-01 08:52

兵败松山,不能怨亨九,被俘偷生也不是他的错,万古艰难唯一死。他错在不该助纣为虐,甘为鹰犬。

宁波好小子

宁波好小子

10
2025-02-01 18:26

清兵南下皇太极都嘎屁了,崇祯都比他晚死

用户10xxx90

用户10xxx90

7
2025-02-01 16:17

汉人的败类

shop8852066

shop8852066

6
2025-02-01 10:52

清兵打到南京应该是1644年的事了。皇太极1643死的。那时应该是多尔衮执政

foxwu

foxwu

4
2025-02-01 21:09

君臣相称?作者知道自己写了啥玩意吗?

sa

sa

3
2025-02-01 17:52

当年有人,哪个人?如果说洪承畴是汉奸,那我就不是中国人!结果是那个人的祖宗都把洪定性为二臣了!

用户13xxx06

用户13xxx06

2
2025-02-01 23:05

君臣相称?

瘟死熬油

瘟死熬油

2
2025-02-01 19:48

君臣相称这样的词怎么能出现?

用户17xxx26

用户17xxx26

1
2025-02-01 21:30

沈廷扬?有这个人吗?

蕉大大

蕉大大

1
2025-02-01 22:40

胡编乱造

用户13xxx06

用户13xxx06

1
2025-02-01 23:06

什么文笔?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