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沙特国王在一座寒酸的宫殿中,收到了中国“朝觐团”的丰厚礼品。穷的叮当响的沙特国王大喜过望,然而他可能没想到的是,这些礼品其实都是从一群汉奸手里“借”来的! 1939年的沙特阿拉伯,还没有成为后来那个挥金如土的石油帝国。这个建国仅仅七年的国家,连一座像样的王宫都无法建造。 当时的沙特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每天在简陋的土房里处理政务。这座由泥砖堆砌而成的房子,就是他的临时宫殿,墙面斑驳,地面坑洼。 在那个年代,沙特的财政来源异常单一。国家收入主要依赖每年数以万计的穆斯林朝觐者所带来的朝觐税收和服务费用。 这种经济状况,与今天的沙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的沙特政府连发放公务员工资都十分困难,常常需要借助外国的贷款来维持日常运转。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远在东亚的日本帝国却对这片贫瘠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日本的战略规划中,沙特虽然贫穷,却掌握着伊斯兰教的两大圣地麦加和麦地那。 日本军方认为,如果能够获得沙特的支持,就能影响整个穆斯林世界对日本的态度。这对于正在全面侵华的日本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特别是在1938年,日本通过扶植亲日势力,在北平成立了"中国回教总联合会"之后。这个组织打着"主张日满提携,打倒万恶共产党"的旗号,成为日本对外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 为了打开中东外交的突破口,日本决定派出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华北回民朝觐团"前往麦加。 这个朝觐团的真实目的并非单纯的宗教活动。日本人为他们准备了大量珍贵的礼品,这些礼品将作为打开沙特高层社会大门的"钥匙"。 在1939年2月,由唐易尘带领的"华北回民朝觐团"正在为出发做最后的准备。这支五人小队携带了大量珍贵的礼品,其中包括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其他价值连城的古董。 日本人为这次行动投入了大量资金,甚至连礼品的包装都经过精心设计。这些礼品不仅代表着日本对沙特的"诚意",更是一种展示日本实力的政治象征。 然而,这支朝觐团的行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波折。英国驻华大使馆拒绝在他们的签证上签字,使得原本规划的经埃及转船路线彻底泡汤。 不得已之下,唐易尘一行人只能选择更加漫长的路线。他们辗转到埃塞俄比亚,再从那里寻找机会前往沙特的吉达港。 就在他们辛苦跋涉的同时,另一支中国朝觐团已经抢先一步抵达了麦加。这支由28名留学生组成的队伍,在接到重庆发来的电报后,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 这些留学生以马坚和庞士谦为首,他们的行动既迅速又有条理。在登上开往麦加的"渗渗泉"号朝觐班轮后,他们就开始了第一阶段的宣传工作。 他们在船上向其他国家的朝觐者分发传单,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真相。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逐渐理解了中国的处境,许多人开始对中国的抗日斗争表示支持。 更重要的是,这些留学生在麦加建立了一个严密的情报网络。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打探"华北回民朝觐团"的行踪,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准备。 当唐易尘一行人终于在2月28日抵达麦加时,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完全意外的局面。二十多名中国留学生早已在他们可能出现的地点布控,只等着他们现身。 这些留学生采取了"贴身盯防"的策略。他们轮流监视伪朝觐团的一举一动,在做功课时寸步不离,连用餐和休息时间都保持着密切监视。 这种严密的监控让唐易尘等人完全失去了活动的自由。他们携带的礼品无法送出,精心准备的宣传活动也无法开展。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些留学生不仅仅是在监视他们。随着时间推移,留学生们逐渐掌握了主动权,开始对伪朝觐团施加压力。 在确保控制了伪朝觐团的活动后,中国留学生开始执行他们计划中最精彩的一步。他们以正统中国代表团的身份,向沙特王室递交了觐见申请。 1939年3月4日的傍晚,这场特殊的觐见在沙特国王的临时宫殿中举行。二十八名中国留学生带着从伪朝觐团手中接收的礼品,整齐地站在了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面前。 这些原本由日本准备的珍贵礼品,此刻却成为了中国留学生向沙特国王展示中国文化的最好见证。精美的瓷器、华贵的丝绸,每一件物品都展现着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沙特国王对这些年轻的中国学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仔细询问了中国的抗战情况,并对中国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这场觐见的成功,彻底打乱了日本在中东地区的外交部署。原本日方精心准备的礼品,反而成为了中国留学生与沙特王室建立友好关系的纽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留学生们继续加强对伪朝觐团的管控。他们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鸿门宴",对这些失去了礼品的伪朝觐团成员进行了最后的教育。 这顿饭的氛围十分特别,留学生们一边款待他们,一边用历史典故和民族大义来开导他们。最终,这五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场发生在麦加的外交较量,最终以中国留学生的完胜而告终。伪朝觐团不仅失去了珍贵的礼品,还在精神上遭受了沉重打击。
1939年,沙特国王在一座寒酸的宫殿中,收到了中国“朝觐团”的丰厚礼品。穷的叮当
文山聊武器
2025-01-24 18:48:26
0
阅读: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