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川军将领范绍增想起义,却因蒋介石的猜忌谋不到军职。好友陈仲森建议:“你和顾祝同关系那么好,去找他帮忙。” 全面抗战爆发后,范绍增被委任为八十八军军长,但这是个只有番号的架子军。范绍增回到四川家乡,利用袍哥首领的身份,招募了一万多人。部队编成后,范绍增率部出川作战,被编入顾祝同的第三战区。 八十八军装备差,人员缺额严重,但在范绍增的指挥下,和日军作战时打得非常顽强,屡立战功。 顾祝同对范绍增颇有好感,事后派人传话,说八十八军的人事调整,是军政部长何应钦直接插手的,他不好干涉云云。 抗战胜利后,顾祝同邀请范绍增到第一绥靖区任副司令官,但遭到婉拒。范绍增之后去了上海,借助好友杜月笙等人的关系,成立了“益社”,经商做起了买卖。 1948年5月,范绍增在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时,出面助选。李宗仁当选后,老蒋对当时助选的不少人秋后算账,比如原军统大特务、时任北平民政局长的马汉三,被秘密押去南京,处死在保密局的看守所;国民党元老程潜,由武汉行辕主任降职为湖南绥靖主任等。 范绍增提前得到消息,在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将要动手抓他之际,先一步逃回了四川。到了家乡的范绍增,见国民党大势已去,决定相机筹划起义。 一天,范绍增带着最喜爱的六姨太何淑熙,来到了陈仲森的家中。陈仲森是范绍增的密友,两人无话不谈,有些机密的事情,范绍增总是找他问计。 范绍增说:“我在上海时,常有人劝我,说蒋老头失败在即,让我赶快回到四川,想方设法拉起一支队伍,在解放军入川时,起义响应。” 陈仲森说:“你替李宗仁拉选票一事,已惹怒了老蒋。再者你又是杂牌将领、袍哥头子,他怎么会让你掌握兵权呢?” 范绍增说:“我思来想去,蒋老头的红人中,也就顾祝同能给我说上话,我已找过了,他答应会去进言的。” 不想,老蒋对范绍增戒心很深,尽管有顾祝同的说项,但还是没有同意。老蒋下野后,范绍增去了趟南京,顾祝同见到他时,说:“话我已经说了,别说兵团司令官、副司令官之类的职务,总裁连军长都不愿意给。你暂且回去,等时机成熟后,我再想想办法。” 南京解放后,老蒋经常乘飞机往返于重庆、广州、台北等地,顾祝同作为“参谋总长”,总是随侍左右。 老蒋在重庆期间,顾祝同住在范绍增的“范庄”。顾祝同在和范绍增聊天时,说:“我在总裁面前替你说了多次好话了,可就是不松口,没办法啊。” 范绍增听后大感失望,对起义的积极性也不高了,他去找陈仲森说:“连顾祝同出面都不行,我看也就这样了。既然起义不成,我只好带着家人去香港了。” 陈仲森说:“你和顾祝同关系那么好,只要他愿意帮忙,肯定有办法。你为何非要谋个兵团司令或军长的正式职务呢,弄个听上去唬人但又不会让老蒋心疼的头衔,只要能用来招兵买马就行。” 范绍增听后茅塞顿开,马上去找顾祝同说:“总裁既不愿正式委任我,可不可以给个让我拉队伍的名分,只要有名分,不出两个月,拉起几万人不成问题。” 顾祝同说:“这倒也是个办法,应该问题不大。” 几天后,在顾祝同的斡旋下,范绍增得了一个“挺进军总司令”的头衔。还别说,范绍增拉队伍的速度确实快,到了11月,已成立了八个“游击纵队”,有四万之众,不过都是拼凑的武装,装备也非常短缺,枪支不过万余,许多人装备的是大刀、长矛。 老蒋对范绍增不放心,派黄埔一期的杨良给范绍增当副手,并让顾祝同、毛人凤派去了一百多特务在军中监视。 范绍增对杨良及来的特务,礼遇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杨良已将家人送去了台湾,他也随时准备溜之大吉,因此对范绍增军中的事并不插手。在成都解放前夕,杨良偷偷乘飞机逃离。 那些特务,也都清楚大势已去,在范绍增的好吃好喝伺候之下,也懒得去搞什么监视了。 1949年12月12日,范绍增在渠县通电起义。范绍增的起义,和四川其他国民党军将领的起义有三点不同,一是,范绍增是早就在策划起义,而不是在兵临城下的情况下被迫发起的。 二是,起义部队人数不少,达四万之众,但却是范绍增在不到三个月就拉起的,算是独一份的存在。 三是,其他起义的将领,不少人还有继续控制部队的小心思,起义后的哗变事件也不少;而范绍增在起义的第三天,就已将全部武器入库,并登记造册,下令官兵在接受解放军改编前不许外出,一点后手都没有留。在征求职务安排时,范绍增主动表示不再指挥部队,给个高参之类的就行了。 范绍增起义后,被任命为解放军50军高参,之后又先后担任中南军区参事室参事、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等职务。 在一次学习会议上,范绍增发言说:“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我就是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我总算是重新做人了。”
抗战中,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笑道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