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一颗彗星。苏轼之所以能成为苏轼,原因很多。带大家了解一

史文故事说 2024-10-23 00:58:03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一颗彗星。苏轼之所以能成为苏轼,原因很多。带大家了解一下他的家族基因。 太远的就不说了,重点说一下苏轼的祖父(爷爷)苏序。 苏序的父亲苏祜是四川眉山一户普通家庭的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为人和善,总是喜欢拿自家的粮食帮助穷苦人。 苏序受父亲影响很大,为人乐善好施。不爱读书,这跟当时的社会动乱以及地域文化有关。为人随和,从来不拿脏话怼人;从来不拿尖酸话欺凌人;从来不拿揭人短处的言语羞辱人;从来不拿言语和行为欺骗人。在他的大脑里完全没有那种邪恶的细胞。 谁家有事,就去热心帮助,从来不要半点报酬。这可是装不出来的。他家里有一匹马,一次出远门,竟然步行。人问为什么不骑马?苏序说,我一个中年人,骑马出去,路上遇见老年人,岂不是对他们不尊重。我不愿意伤害老年人。 他们家里的旱地并不多,但年年种粟。几年后,眉州闹饥荒,苏序把粮仓打开拿粟救济族人、亲戚以及乡间百姓。 这样的人,是天然血统中道德太高的人,后代中必然出现“神”。普天之下这类人实在不多。曾国藩祖父曾玉屏也有这样的品质。 苏序的幼子苏洵品质自然不会坏。受父亲影响,不爱读书,也从来不读书。整天和当地一些好玩之徒一起斗鸡,但不害人。就是一个特别贪玩的少年而已。 眉山一个姓程的富豪家里,给女儿选对象不看家里有多少钱。也不看小伙帅不帅,只要不是很差就行。着重看道德品质如何?女儿和父亲想法一致。 程美女和她父亲程文应最终看上了姓苏的这户人家。程美人嫁给了苏洵。她便是苏轼的母亲。 程美人个性很要强。进门后,发现老公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苏轼二叔苏涣考上了进士轰动了整个四川。连大文人曾巩都说:“蜀自五代之乱,学者衰少。……至涣,以进士起家,蜀人荣之。” 二哥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兄弟家却过得一地鸡毛。加上程美人娘家亲人也说了自己女儿几句。 她把心中的苦装着,改变不了老公,改变我。勤俭持家,把家庭里所有的职务都承担下来。不愿意再和二哥、公公他们住在一起了,那种物质生活上的巨大悬殊让她难以忍受。于是和丈夫搬出去租住了一个老破小。亲自动手织布销售,维持生活。 老公想干什么干什么,反正我管不了你。我离婚,会被娘家看不起,我要自己争气。 苏洵后来这样写道:“昔予少年,游荡不学。子(妻子)虽不言,耿耿不乐。”苏洵还有脸说。 妻子的行为把苏洵感动了,他发誓要努力读书考科举。从来没有读过书的人,拿起书本的时候已经25岁。以为读书很简单,读一点写一点,很自以为是。三年后,参加乡举,挂了。才明白原来读书并不简单,把原来写的东西全烧了,从头开始读。发誓八年时间不见人,不写东西,每天读书10小时,读不完不吃饭,结果他做到了。欧阳修不知道,说他读书27岁开始的。后人误以为他27岁或28岁开始读书的。 苏洵夫妻二人婚后接连生了两个女儿,夭折。便去庙里烧香求子。26岁生了长子苏景先,几个月就殇了。27岁生了一个女儿,即苏轼的姐姐。苏姐姐的性格和她母亲一样特别要强。但后来嫁给的那个老公却不是个善茬,两个人一个不饶一个。女人嘛,终究不是男人的对手,死得很惨。 1036年腊月十九(1037年1月8日),28岁的苏洵迎来了他的第二子,苏轼。三年后,三儿子苏辙出生。 苏小妹是后人虚构的,实际上是苏轼自己。一般认为苏轼兄弟二人,一个姐姐。因为姐姐不出名,文坛说苏轼兄弟两个没有问题。但苏辙认为兄弟是三人:“兄弟本三人,怀抱丧其一。” 我们任何一个人的修养不仅仅是成就自我,还营造着后代的基因。

0 阅读:0
史文故事说

史文故事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